[发明专利]一种载客三轮车的驾驶舱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210734866.X | 申请日: | 2022-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9229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28 |
发明(设计)人: | 张刘康;张淼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嗯哇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J50/22 | 分类号: | B62J50/22;B62J9/10;B62J9/00;B62J3/10;B62J3/00;E05C19/00;E06B3/38 |
代理公司: | 无锡亿联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625 | 代理人: | 巫琴珠 |
地址: | 214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载客 三轮车 驾驶舱 结构 | ||
本发明属于三轮车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新型载客三轮车的驾驶舱结构,包括底座和驾驶舱壳体;所述驾驶舱壳体内侧设有中控台;所述驾驶舱壳体内侧靠近中控台的位置安装有车把;所述驾驶舱壳体内侧靠近车把的位置安装有仪表盘,仪表盘与驾驶舱壳体之间通过卡扣连接;所述中控台于车把的两侧位置设有一对储物盒;所述储物盒上侧通过合页铰接有盖板,盖板远离合页的一端与储物盒之间通过卡扣连接;将仪表盘与驾驶舱壳体之间通过卡扣连接,简化了安装拆卸的步骤,便于仪表盘的维修与更换,并且通过在中控台上设置储物盒,用户可以将物品存放于储物盒内部,提高了三轮车的实用性,盖板与储物盒之间通过卡扣连接,便于盖板的开合。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三轮车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载客三轮车的驾驶舱结构。
背景技术
电动三轮车是以电瓶为动力、电机为驱动的三轮运输工具,电动三轮车以其适用性强,机动灵活,维护简单,维修方便,价格低廉等优点,被广泛运用于载人或载货等短途运输领域。
公开号为CN215323008U的一项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载客电动三轮车,包括行走系统、车架以及车厢,车架的底部设置有行走系统,车架的上部设置有车厢;车厢包括底板与顶盖,底板的一端固定有挡板,挡板与所述底板垂直设置,挡板朝向底板的一侧设置有固定槽,固定槽内设置有座板,座板的一端铰接于挡板;座板转动至与挡板垂直的状态下,座板处于伸出位置;座板转动至与固定槽的底面相贴合的状态下,座板处于收回位置。该载客电动三轮车通过在挡板上设置铰接的座板,当需要载客时,可将座板转动至与挡板垂直的位置,即伸出位置,方便乘客进行乘坐;当需要拉载货物时,可直接将座板旋转并收入固定槽内,即收回位置,如此可保证座板不会占用车厢内的空间,可利用的装载空间有所增加。
现有技术中的载客三轮车驾驶舱结构较为单一,不具备储存功能的储物盒,并且仪表盘与驾驶舱壳体之间通常为螺栓连接,其安装拆卸过程较为繁琐,不便于仪表盘的维修与更换。
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载客三轮车的驾驶舱结构。
发明内容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解决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至少一个技术问题。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载客三轮车的驾驶舱结构,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部固接有驾驶舱壳体;所述驾驶舱壳体内侧设置有中控台;所述驾驶舱壳体内侧靠近中控台的位置安装有车把;所述驾驶舱壳体内侧靠近车把的位置安装有仪表盘,且仪表盘与驾驶舱壳体之间通过卡扣连接;所述中控台于车把的两侧位置设置有一对储物盒;所述储物盒上侧通过合页铰接有盖板,且盖板远离合页的一端与储物盒之间通过卡扣连接;现有技术中的载客三轮车驾驶舱结构较为单一,不具备储存功能的储物盒,并且仪表盘与驾驶舱壳体之间通常为螺栓连接,其安装拆卸过程较为繁琐,不便于仪表盘的维修与更换;此时将仪表盘与驾驶舱壳体之间通过卡扣连接,简化了安装拆卸的步骤,便于仪表盘的维修与更换,并且通过在中控台上设置储物盒,用户可以将物品存放于储物盒内部,提高了三轮车的实用性,盖板与储物盒之间通过卡扣连接,便于盖板的开合。
优选的,所述驾驶舱壳体于底座的两侧位置设置有一对音箱盖,且音箱盖内部用于安装音箱;所述音箱盖与驾驶舱壳体为一体式成型设计;通过设置音箱盖,可以将音箱安装在音箱盖内部,进一步提高三轮车的功能性,并且音箱盖与驾驶舱壳体为一体式成型设计,可以简化装配工序,节约生产成本。
优选的,所述储物盒内部固接有一层弹性垫;所述储物盒底部位置的弹性垫上侧均匀设置有一组凸块,且相邻的凸块之间形成储物槽;所述凸块与弹性垫为一体式成型设计,且凸块与弹性垫均采用橡胶材料制成;通过在储物盒内部设置一层弹性垫,将物品存储在储物盒内部后,当三轮车行驶过程中产生颠簸时,弹性垫可以提供缓冲作用,避免物品与储物盒侧壁之间直接发生碰撞,导致物品受损的问题,并且可以防止碰撞时产生较大的噪音,通过设置凸块,用户可以将物品分别放置在凸块之间的储物槽内部,从而将多个物品之间进行分隔,避免物品之间发生碰撞受损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嗯哇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嗯哇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73486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