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车辆逼停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10729485.2 | 申请日: | 2022-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523359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13 |
发明(设计)人: | 林伟;曹书阁;谌贵辉;彭国华;陈静;周培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石油大学 |
主分类号: | E01F13/12 | 分类号: | E01F13/12;B60P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创博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36 | 代理人: | 高伟 |
地址: | 610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辆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汽车阻挡技术领域,并具体涉及一种车辆逼停装置,包括牵拉机构,所述牵拉机构包括两延伸杆以及牵拉绳,所述牵拉绳的活动部设置为横格状且可拆卸安装在两延伸杆上,牵拉绳的固定部与延伸杆相对固定连接,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车辆逼停装置存在的使用安全性差、使用便利性差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阻挡技术领域,并具体涉及一种车辆逼停装置。
背景技术
在高速路闸口或者其他需要对车辆进行检查的场合,执法人员经常需要对车辆进行勒令停车后进行检查,目前比较常用的装置主要是采用破胎器、降落式闸门等方式进行拦截,对于行驶中的车辆进行预设破胎器拦截,过程中容易发生车辆侧翻,且不易在人员密集场合使用,容易造成不必要的人员伤亡,使用安全性差;采用降落式闸门进行拦截容易发生硬闯造成违法人员逃逸。
现有技术中公开了专利名称为:一种逼停自动停车装置,公开号为CN204455913U的新型专利,该专利主要利用逃车前轮碰到粘胶端的纤维条后,纤维条立即附着车轮上,并迅速缠绕前轮胎,当纤维条缠绕以后,车的后轮就会进入纤维布层,由于纤维条拉住前胎,后轮又跨骑在纤维布上,使其难以前行,从而实现自动停车,该装置需要提前铺设在逃车必经的路面上,使用便利性差,且使用局限性较大;
现有技术中还公开了专利名称为:一种逃逸车辆逼停装置,公开号为CN13638338A的新型专利,该专利通过遥控车控制本发明进入逃逸车辆车底,在高压气体的推动下,快速顶起逃逸车辆,使逃逸车辆因驱动轮接触不到地面而无法再行驶,本发明无需人员靠近逃逸车辆,遥控远程操控,但是该发明所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仍然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因为逃逸车辆一般车速会比较快,在逃逸车辆高速行驶的情况下,如果依靠遥控车对逃逸车辆迅速托起并扎破其轮胎使其放气,如果逃逸车辆受力不当或者车速与遥控车不匹配,很容易发生逃逸车辆侧翻,造成不必要的人员伤亡;
现有技术中还公开了名称为:车辆强制停止装置,公开号为:JP2013221274A的专利,该专利公开了:该车辆强制停止装置竖立成与行驶车辆抵接的抵接部和与该抵接部连接并能够进入该行驶车辆下方的空间的上推部,并且,在行驶中的车辆与抵接部碰撞时,车辆升降机构沿行驶中的车辆的行驶方向旋转,上推部行驶中的车辆上升。该专利所公开的技术方案虽然能对行驶中的车辆进行一定程度的逼停,但是也仅限于固定安装在某一位置,主要是针对因疏忽驾驶的车辆冲入施工现场,将侵入车辆或逃逸车辆强制停止在建筑工人前方的情况,所以对于高速行驶中的逃逸车辆并没有很好的逼停效果;
现有技术中还公开了名称为:车辆强制停止装置,公开号为:JP2016125333A的专利,该专利公开了:基部,竖立在该基部上的车辆停止部,从车辆停止部延伸到路面的车辆行驶部,设置有用于连接车辆乘车部和车辆停止部的连接构件,并且,弹性构件安装在车辆停止部的外周上并且在连接的两端的正下方。该专利虽然能够实现对车辆进行逼停的目的,但是其只适用于固定安装在特定位置,对意外冲入施工现场的车辆进行强制停止,并不能对高速行驶中的逃逸车辆进行追逐逼停,适用范围较窄。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车辆逼停装置,可对高速行驶中的逃逸车辆进行追逐逼停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车辆逼停装置存在的使用安全性差、使用便利性差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车辆逼停装置,包括安装在执法车辆上的牵拉机构,所述牵拉机构包括两延伸杆以及牵拉绳,所述牵拉绳的活动部设置为横格状且可拆卸安装在两延伸杆上,牵拉绳的固定部与延伸杆相对固定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安装在执法车辆上的牵拉机构,可以根据需要将该装置安装在执法车辆的前部或者汽车底盘上,适用范围广,通过设置牵拉机构的延伸杆以及牵拉绳,便于该装置探出执法车辆前端,欲对前方需要被逼停的前车车辆进行逼停时,横格状的牵拉绳活动部可以迅速缠绕在前方需要被逼停的前车轮胎上,进而对前车进行牵拉使其缓慢降速至停止,提高了使用安全性和使用便利性,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只能对逃逸车辆进行堵截而不能进行追逐逼停的技术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石油大学,未经西南石油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72948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