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电点火方式的二硝酰胺铵基液体单组元发动机在审
申请号: | 202210711549.6 | 申请日: | 2022-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6207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30 |
发明(设计)人: | 李国岫;李雷;李洪萌;吴金泽;张烁;王祺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F02K9/95 | 分类号: | F02K9/95;F02K9/4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商泰律师事务所 11255 | 代理人: | 邹芳德 |
地址: | 100044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点火 方式 二硝酰胺 铵基 液体 单组元 发动机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电点火方式的二硝酰胺铵基液体单组元发动机,属于发动机技术领域,包括:电磁阀、喷注器、推力室,电磁阀连接所述喷注器,喷注器连接所述推力室;所述推力室包括推力室主体,推力室主体的一端设有喷管;推力室主体内设有第一电极、第二电极,推力室主体的壁上设有第一电弧电极、第二电弧电极;所述推力室主体的内部对应所述第一电弧电极和所述第二电弧电极的空间为燃烧室。本发明采用电点火技术方案,不再使用贵金属催化剂,可以避免使用贵金属催化剂带来的催化剂失活造成寿命缩短和不能实现冷启动的问题;能够延长发动机的使用寿命,而且能够实现发动机紧急情况下的冷启动,能够降低发动机的制造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发动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电点火方式的二硝酰胺铵基液体单组元发动机。
背景技术
肼类单组元推进剂用于空间飞行器姿轨控制和导弹武器等飞行姿态控制中,但由于肼类推进剂具有毒性,可致癌,直接影响操作人员健康,大大增加了生产、发射和使用维护的成本。新型绿色无毒推进剂——二硝酰胺铵基液体单组元推进剂,此种推进剂主要由二硝酰胺铵、水和燃料(甲醇或其他燃料)目前已经实现了绿色无毒二硝酰胺铵基液体单组元推进剂替代肼类单组元推进剂,并且基于催化分解技术的二硝酰胺铵基液体单组元发动机已经实现在轨应用。二硝酰胺铵基液体单组元推进剂具有绿色无毒、比冲高、易储存、成本低的优点,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目前基于催化分解燃烧技术的单组元发动机工作过程主要是贵金属催化床预先预热到200℃,然后电磁阀开启,推进剂经过管路和喷注器进入催化床,在催化床内部开始被加热,从而开始蒸发分解,然后在催化床和燃烧室燃烧,燃烧后的高温高压气体通过喷管喷出发动机,产生推力。
二硝酰胺铵基液体单组元发动机通过推进剂在预热催化床内部收到加热催化分解的作用,从而在催化床内部放热,进而实现推进剂的燃烧。但由于此种技术需要使用贵金属催化剂以及催化床需要预热,因此发动机不能实现冷启动,同时贵金属催化剂容易高温下失活,缩短发动机的寿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克服了使用二硝酰胺铵基液体单组元推进剂带来的贵金属催化剂失活和无法实现冷启动以及催化剂制造成本高的问题的基于电点火方式的绿色无毒二硝酰胺铵基液体单组元推进剂的发动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存在的至少一项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了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电点火方式的二硝酰胺铵基液体单组元发动机,包括:电磁阀、喷注器、推力室,电磁阀连接所述喷注器,喷注器连接所述推力室;所述推力室包括推力室主体,推力室主体的一端设有喷管;推力室主体内设有第一电极、第二电极,推力室主体的壁上设有第一电弧电极、第二电弧电极;所述推力室主体的内部对应所述第一电弧电极和所述第二电弧电极的空间为燃烧室。
优选的,所述第一电极通过第一电极导线连接件设于所述推力室主体内部,所述第一电极导线连接件穿设在所述推力室主体的壁上。
优选的,所述第二电极通过第二电极导线连接件设于所述推力室主体内部,所述第二电极导线连接件穿设在所述推力室主体的壁上。
优选的,所述推力室主体内壁设有绝缘层。
优选的,所述绝缘层上设有用于放置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的槽。
优选的,所述第一电极导线连接件和所述第二电极导线连接件均穿过所述绝缘层。
优选的,电磁阀与喷注器通过焊接或螺栓连接。
优选的,喷注器与推力室通过焊接或者螺栓连接。
本发明有益效果:采用电点火技术方案,不再使用贵金属催化剂,可以避免使用贵金属催化剂带来的催化剂失活造成寿命缩短和不能实现冷启动的问题;能够延长发动机的使用寿命,而且能够实现发动机紧急情况下的冷启动,能够降低发动机的制造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交通大学,未经北京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71154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