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升香气品质的烟斗丝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210708791.8 | 申请日: | 2022-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8300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14 |
发明(设计)人: | 赵璐;王丙武;高玉龙;孔光辉;张光海;李永平;王继明;何元胜;宋世旭;胡希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省烟草农业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A24B15/20 | 分类号: | A24B15/20;A24B3/12;A24B7/00;A24B3/16;A24B15/30 |
代理公司: | 成都市鼎宏恒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51248 | 代理人: | 吴佳洁 |
地址: | 650000***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升 香气 品质 烟斗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升香气品质的烟斗丝制备方法,通过采用本发明所述的烟斗丝手工制备工艺方法,可有效去除晾晒烟传统堆垛发酵方法产生的烟叶异味和霉菌,获得的烟叶自然发酵充分,色泽亮丽、油份适中,在作烟斗丝品鉴时,香气品质有所提升,烟气醇和,余味干净,刺激性减弱。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烟草发酵调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提升香气品质的烟斗丝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烟斗丝是指通过使用烟斗燃烧后吸食的烟丝。制备烟斗丝时通常使用多种烟草类型,包 括烤烟、白肋烟、香料烟、晾晒烟等,按照一定百分比组份配制烟叶混合物,并通过添加香 料成分以突出特定的味道,从而构成了市场上许多不同的烟斗丝混合物,并使其生产制备工 序相比其他大规模生产的烟草产品更具有手工性。晾晒烟烟叶是制备烟斗丝的主要组配原料 之一,完成晾晒调制后的晾晒烟原烟仍存在青杂气重,霉烟多等问题,导致直接使用晾晒烟 原烟切丝制备烟斗丝时,烟气粗糙、杂气重、刺激性大,综合感官品质表现较差,不利于特 色晾晒烟烟叶在烟斗丝中的原料应用和推广。
因此,研发一种以提高香气品质为目标的人工加料捆扎发酵工艺方法,处理晾晒烟原烟 烟叶并用于制备烟斗丝,对于提升以晾晒烟烟叶为主料的烟斗丝的香气和综合感官品质具有 重大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升香气品质的烟斗丝制备方法,第一目的在于针对直接使 用晾晒调制后的晾晒烟原烟烟叶制备烟斗丝时所表现的香气品质不足,提供一种用于处理晾 晒烟烟叶原料的人工加料捆扎发酵方法,以醇和制样后烟斗丝的烟气,提高香气品质和综合 感官品质。本发明的第二目的在于针对传统堆垛发酵后发霉烟叶多的问题,提供一种通过人 工捆扎处理建立的低氧或无氧发酵环境,并依靠外包的棕榈树树皮控制发酵环境湿度,使烟 叶可缓慢地均匀脱水。本发明的第三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第一、第二目的的人工加料捆扎 发酵方法得到的晾晒烟烟叶。本发明的第四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第三目的的应用于制备烟 斗丝的晾晒烟烟叶原料。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提升香气品质的烟斗丝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方法:
(1)选择干净、无杂味的场地,用一张干净完整的柔软的棕榈树树皮铺好垫底;
(2)选取晾晒调制完成后的烟叶,将烟叶基部至叶尖三分之二左右的主脉去除,并平铺 在棕榈树树皮上;
(3)均匀喷洒加香料液直至烟叶完全浸透;
(4)将浸透料液的烟叶按照同一方向堆拢并分成等份的3份,第2份烟叶一半长覆叠于 第1份烟把上,第3份烟叶约一半长覆叠于第2份烟把上;
(5)用完整的一张棕榈树树皮包裹烟叶成捆,先使用麻绳在烟捆的两端及中间位置分别 系活结固定,后选择烟捆的一侧,从端头位置开始用直径1.5cm的尼龙绳绕烟捆逐圈捆紧勒 实;
(6)烟捆存贮在干净、无味、背阴的内室中210天;
(7)期间每隔30天解开尼龙绳一次,并从解绑烟捆的末尾位置的对侧端头处重新进行 逐圈捆绕,再次捆裹烟捆并勒紧。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1)中,棕榈树树皮需厚度均匀、完整、无杂味,发酵处理的前一 天可适量喷洒蒸馏水,让树皮湿润柔软,有利于捆裹定型。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2)中,烟叶为晾晒调制后的晾晒烟烟叶,将烟叶基部至叶尖三分 之二左右的主脉去除,并平铺在棕榈树树皮上,平铺厚度为5cm。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3)中,加香料液均匀喷洒在烟叶上,直至烟叶完全浸透;所述加 香料液为丁香、桂皮、红酒、50°以上的食用白酒、黑糖糖浆所组成的混合物,在烟叶发酵前施用加香料液,有利于醇和烟气,并提升发酵后烟叶的酒香和甜感,香气自然,嗅感舒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省烟草农业科学研究院,未经云南省烟草农业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70879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