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供电施工用电缆线端头外皮剥离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708419.7 | 申请日: | 2022-06-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18929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4 |
| 发明(设计)人: | 金保;许晓龙;李文涛;葛士民;陈广硚;王津;张环;李颖博;孙君提;石海凤;李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武强县供电分公司;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衡水供电分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G1/12 | 分类号: | H02G1/12 |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国为知识产权事务所 13120 | 代理人: | 郭乐 |
| 地址: | 053300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供电 施工 用电 缆线 端头 外皮 剥离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供电施工用电缆线端头外皮剥离装置,所述供电施工用电缆线端头外皮剥离装置包括固定架、转动盘、滑块、固定单元和驱动单元。本发明提供的供电施工用电缆线端头外皮剥离装置,通过在固定架上设置有安装孔,并且在固定架上转动设置有转动盘,转动盘上设置有第一切刀。在使用时,可以将电缆线穿过安装孔,根据需要端部去除外皮的长度移动电缆来调整第一切刀与电缆之间的位置,并通过固定单元将电缆固定在固定架上,通过移动组件驱动滑块使第一切刀刺破电缆的外皮,并通过去单元驱动转动盘转动从而带动第一切刀转动,将电缆的外皮切下。可以节省人力、并且外皮切断处较为整体,提高电缆线整体外观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供电施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供电施工用电缆线端头外皮剥离装置。
背景技术
在电力配网施工过程中,为保证电力的正常使用,通常会使用到大量的电线电缆。目前在现场施工过程中,会涉及到两个电缆头之间的连接,以及电缆头与其他电器件之间的连接。在电缆连接过程中,需要将电缆头部的外皮从电缆上去除。目前在去除电缆头部的外皮时,操作者通常采用刀片手动在电缆的端部进行划线切割,将电缆线端头的外皮从电缆上剥离下去。但采用此种方式,一方面操作困难,劳动强度大,另一方面手动切割的电缆接头处的外形不平整,影响电缆整体的外观。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供电施工用电缆线端头外皮剥离装置,旨在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电缆线端头外皮剥离劳动强度大且剥离后电缆整体外观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供电施工用电缆线端头外皮剥离装置,包括:
固定架,所述固定架内部设置有用于穿设电缆的安装孔;
转动盘,转动设置在所述固定架上,所述转动盘的轴线与所述安装孔同轴设置,且所述转动盘上贯穿设置有用于避让电缆的过孔;
滑块,沿所述转动盘的径向滑动设置在所述转动盘伤,所述滑块上沿所述转动盘的径向设置有第一切刀,所述转动盘上还设置有用于将所述滑块移动至固定位置的移动组件;
固定单元,设置在所述固定架上,且位于所述安装孔处,用于将所述电缆固定在所述固定架上;
驱动单元,位于所述转动盘与所述固定架之间,用于驱动所述转动盘转动。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固定单元包括:
限位杆,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限位杆位于所述安装孔的进料端,且多个所述限位杆围设在所述安装孔的内壁上,所述限位杆一端铰接设置在所述安装孔的内壁上,另一端向靠近所述安装孔的内壁延伸设置;
滚轮,转动设置在所述限位杆远离所述安装孔内壁的一端,所述滚轮的轴线垂直于所述安装孔的轴线设置;
驱动件,设置在所述限位杆与所述固定架之间,用于驱动所述限位杆带有滚轮的一端向靠近所述安装孔内部摆动。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固定单元还包括;
卸料筒,与所述安装孔螺纹连接,且位于所述限位杆靠近所述安装孔进料端的一侧,所述卸料筒的端部可抵触在所述限位杆上,用于驱动所述限位杆带有滚轮的一端向远离所述安装孔内部摆动。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驱动单元包括:
驱动杆,转动设置在所述固定架上;
转动套,转动设置在所述固定架上,所述转动套的轴线与所述安装孔的轴线同轴设置,所述转动盘固定安装在所述转动套上;
传动组件,设置在所述驱动杆与所述转动套之间,用于当所述驱动杆转动时,带动所述转动套一同转动。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转动盘上还设置有用于导正电缆的导向组件,所述导向组件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武强县供电分公司;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衡水供电分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未经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武强县供电分公司;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衡水供电分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70841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