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供电施工用电缆线端头外皮剥离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708419.7 | 申请日: | 2022-06-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18929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4 |
| 发明(设计)人: | 金保;许晓龙;李文涛;葛士民;陈广硚;王津;张环;李颖博;孙君提;石海凤;李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武强县供电分公司;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衡水供电分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G1/12 | 分类号: | H02G1/12 |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国为知识产权事务所 13120 | 代理人: | 郭乐 |
| 地址: | 053300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供电 施工 用电 缆线 端头 外皮 剥离 装置 | ||
1.一种供电施工用电缆线端头外皮剥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固定架,所述固定架内部设置有用于穿设电缆的安装孔;
转动盘,转动设置在所述固定架上,所述转动盘的轴线与所述安装孔同轴设置,且所述转动盘上贯穿设置有用于避让电缆的过孔;
滑块,沿所述转动盘的径向滑动设置在所述转动盘伤,所述滑块上沿所述转动盘的径向设置有第一切刀,所述转动盘上还设置有用于将所述滑块移动至固定位置的移动组件;
固定单元,设置在所述固定架上,且位于所述安装孔处,用于将所述电缆固定在所述固定架上;
驱动单元,位于所述转动盘与所述固定架之间,用于驱动所述转动盘转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电施工用电缆线端头外皮剥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单元包括:
限位杆,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限位杆位于所述安装孔的进料端,且多个所述限位杆围设在所述安装孔的内壁上,所述限位杆一端铰接设置在所述安装孔的内壁上,另一端向靠近所述安装孔的内壁延伸设置;
滚轮,转动设置在所述限位杆远离所述安装孔内壁的一端,所述滚轮的轴线垂直于所述安装孔的轴线设置;
驱动件,设置在所述限位杆与所述固定架之间,用于驱动所述限位杆带有滚轮的一端向靠近所述安装孔内部摆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供电施工用电缆线端头外皮剥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单元还包括;
卸料筒,与所述安装孔螺纹连接,且位于所述限位杆靠近所述安装孔进料端的一侧,所述卸料筒的端部可抵触在所述限位杆上,用于驱动所述限位杆带有滚轮的一端向远离所述安装孔内部摆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电施工用电缆线端头外皮剥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单元包括:
驱动杆,转动设置在所述固定架上;
转动套,转动设置在所述固定架上,所述转动套的轴线与所述安装孔的轴线同轴设置,所述转动盘固定安装在所述转动套上;
传动组件,设置在所述驱动杆与所述转动套之间,用于当所述驱动杆转动时,带动所述转动套一同转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电施工用电缆线端头外皮剥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盘上还设置有用于导正电缆的导向组件,所述导向组件包括:
连接杆,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连接杆的一端均铰接在所述滑块上,另一端转动设置有导正轮,所述导正轮的轴线与所述安装孔的轴线平行设置;
弹性件,设置在两个所述连接杆之间,用于驱动两个所述连接杆向相互靠近的方向转动。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电施工用电缆线端头外皮剥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滑块相对滑动设置在所述转动盘上,两个所述滑块之间还设置有用于两个所述滑块同步滑动的连接组件。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供电施工用电缆线端头外皮剥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包括:
导向块,沿所述转动盘的径向滑动设置在所述转动盘上,且与所述滑块的滑动方向相互垂直设置;
支撑杆,数量为多个,设置在所述导向块与所述滑块之间,所述支撑杆的一端铰接设置在所述导向块上,所述支撑杆的另一端铰接设置在所述滑块上。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供电施工用电缆线端头外皮剥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上沿所述安装孔的轴线方向还滑动设置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上安装有沿所述安装孔径向设置的第二切刀,所述安装块与所述固定架之间还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安装块滑动的推动组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武强县供电分公司;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衡水供电分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未经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武强县供电分公司;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衡水供电分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708419.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