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带吸痰功能的口咽通气装置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210694464.1 申请日: 2022-06-16
公开(公告)号: CN114887175A 公开(公告)日: 2022-08-12
发明(设计)人: 王伟;王娜;崔丽;刘利群 申请(专利权)人: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主分类号: A61M16/00 分类号: A61M16/00;A61M16/04;A61M16/20;A61M1/00
代理公司: 北京之于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67 代理人: 韩岳
地址: 100053***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带吸痰 功能 通气 装置
【说明书】:

发明涉及一种自带吸痰功能的口咽通气装置,包括:第一通气阀,用于检测接通时的管路中的第一压力值并拟合成压力曲线,将无痰液时的压力曲线的波动范围作为初始压力值的俯卧波动范围;第二通气阀、处理器,用于在第一压力值超出初始压力值的俯卧波动范围时发出周期性接通指令,能够使第二通气阀接通以吸痰,第一压力值在处理器发出周期性接通指令时触发更新。本发明针对按时吸痰容易导致患者气道黏膜受损,增加了肺部再感染的几率的问题,通过对通过第一通气阀内的气压进行测定,由此根据气压变化进行判定与第一通气阀连接的吸痰管一端是否有异物阻挡或者气管壁阻挡,再判断是否需要进行吸痰操作,由此达到了按需吸痰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带吸痰功能的口咽通气装置。

背景技术

梁娟在《ICU人工气道患者吸痰并发症分析及不同吸痰深度效果比较研究》中提到,近年来,随着重症医学的不断发展,人工气道的护理管理在临床上越来越受到高度关注。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的危重患者很多需要通过建立人工气道来维持呼吸道的通畅。人工气道的建立,可以保障危重患者通气顺畅。安全、有效的人工气道内吸痰是保障和维持患者生命体征平稳的重要措施之一。如何做到安全、有效吸痰并减少各种因吸痰引起的并发症一直是研究的热点。人工气道是经口/鼻或气管切开部位的气管内插入导管,以此建立通畅的气体交换通道,改善通气功能,从而纠正机体缺氧的状态。

吸痰方法分为开放式吸痰和密闭式吸痰两种,两种吸痰方法在临床中均十分常用,分别适用于不同的患者。在相对开放的环境下,直接将吸痰管插入患者口腔或鼻腔是开放式吸痰法,这种方法是利用负压吸出痰液,在吸痰过程中需要脱机进行。即使短暂的脱离呼吸机,也会导致肺顺应性较低的患者肺容积瞬间降低,肺泡萎陷,在吸痰过程中,患者会出现心率加快甚至诱发心律失常。同时开放式吸痰容易造成痰液喷射的现象,污染率相对较高。

Subirana,M etc.在《Closed tracheal suction systems versus opentracheal suction systems for mechanically ventilated adult patients》中指出,人工气道、呼吸机管路连成一个封闭的系统,利用此系统进行吸痰的方法称为密闭式吸痰,吸痰过程处在相对较封闭的环境中进行,不需要停止机械通气,这使人工气道的压力在吸痰过程中也可以保持稳定,对于肺顺应性、肺换气功能、血氧饱和度和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小。美国呼吸治疗协会建议在给机械通气的患者吸痰时,使用密闭式吸痰。研究显示,密闭式吸痰与开放式吸痰相比,可以降低VAP的发生率,并改善了吸痰时的低氧环境,有效降低了低氧血症的发生率。另有Liu G etc.在《Clinical Analysis of Sputum Suction UnderDirect Laryngoscope Rescue Neonatal Moderately Severe Asphyxia》中对两种吸痰方式进行Meta分析发现,密闭式吸痰在降低VAP上与开放式吸痰并无显著性差异,也不能明显降低VAP的致死率及住院时间,尽管如此,密闭式吸痰的优势仍然很突出。采用密闭式吸痰的患者,每次吸痰时可以不脱离呼吸机,维持呼吸末正压通气,避免肺容积的急剧下降,防止肺内血氧含量过度变化和呼吸机失调等现象的发生。张建英等在《机械通气患者密闭式吸痰与开放式吸痰的效果比较》中选取治疗前后不同时间段患者的气道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发现密闭式吸痰组的痰标本细菌培养阳性率显著的低于对照组,并且患者心率和血氧饱和度监测指标与对照组相比也具有显著性差异,说明对于机械通气的患者密闭式吸痰法优于开放式吸痰法。另一方面,可有效保护医务工作者免于细菌暴露,避免交叉感染也是临床上的一大挑战,密闭式吸痰法可以显著的减少操作人员和设备在被污染的分泌物中暴露,大幅度降低重症监护室中的交叉感染。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未经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69446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