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带吸痰功能的口咽通气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0694464.1 | 申请日: | 2022-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8717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2 |
发明(设计)人: | 王伟;王娜;崔丽;刘利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16/00 | 分类号: | A61M16/00;A61M16/04;A61M16/20;A61M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之于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67 | 代理人: | 韩岳 |
地址: | 10005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吸痰 功能 通气 装置 | ||
1.一种自带吸痰功能的口咽通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通气阀(500),用于周期性开启以接通负压连接管(700)与吸痰管(300)并检测接通时的管路中的第一压力值,进而将检测时的管路中的第一压力值拟合成压力曲线,将无痰液时的所述压力曲线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波动范围作为初始压力值的俯卧波动范围;
第二通气阀(600),用于接收周期性接通指令以接通负压连接管(700)与吸痰管(300)而吸取痰液;
处理器,用于在所述第一通气阀(500)处的第一压力值超出所述初始压力值的俯卧波动范围时发出周期性接通指令,所述处理器能够向所述第二通气阀(600)发送周期性接通指令使所述负压连接管(700)与吸痰管(300)接通以吸痰,其中,所述第一通气阀(500)的第一压力值基于第一条件触发更新,所述第一条件为所述处理器发出周期性接通指令,所述更新为将第一压力值更新为此时的实际压力值,其中,
所述第一通气阀(500)一侧连接负压连接管(700),另一侧连接吸痰管(300),所述第二通气阀(600)一侧连接负压连接管(700),另一侧连接吸痰管(300),所述处理器数据连接于所述第二通气阀(6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带吸痰功能的口咽通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气阀(500)打开时的开口小于所述第二通气阀(600)打开时的开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自带吸痰功能的口咽通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通气阀(600)打开时的开口大小小于所述负压连接管(700)与所述吸痰管(300)的开口大小,所述第一通气阀(500)设置于所述负压连接管(700)与所述吸痰管(300)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自带吸痰功能的口咽通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能够在所述周期性接通指令执行完成后发出检测第一通气阀(500)的压力的指令,以更新所述第一通气阀(500)的第一压力值。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自带吸痰功能的口咽通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在所述第一通气阀(500)的第一压力值在初始压力值的俯卧波动范围内判定为无痰液,此时停止发出所述周期性接通指令,在第一通气阀(500)的第一压力值不在初始压力值的俯卧波动范围内时判定为有痰液,此时再次发出所述周期性接通指令,以再次吸取痰液。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自带吸痰功能的口咽通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气阀(500)连接有气压传感器,所述气压传感器数据连接于所述处理器,并能够接收所述处理器发出的检测第一通气阀(500)的压力的指令,所述气压传感器设置于所述第一通气阀(500)的开口处。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自带吸痰功能的口咽通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连接管(700)与所述吸痰管(300)连接处设置有密封件(810),所述密封件(810)能够通过覆盖缝隙的方式维持所述负压连接管(700)与所述吸痰管(300)内部的气密性。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自带吸痰功能的口咽通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痰管(300)远离所述第一通气阀(500)的一端连接有口咽通气道,所述口咽通气道设置有咽弯曲部(100),其中,所述咽弯曲部包括用于连接吸痰管(300)以产生吸力内管(110)以及用于连通外界环境与患者气道外管(120)。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自带吸痰功能的口咽通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120)管径大于所述内管(110)管径,所述内管(110)置于所述外管(120)内部,以使所述外管(120)能连通外界环境与患者气道的同时,置于所述外管(120)中的所述内管(110)能够连接吸痰管(300)以产生吸力。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自带吸痰功能的口咽通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咽弯曲部(100)在使用时靠近所述患者口内端的曲度适应于口、舌、咽后部的解剖弧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未经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694464.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表面纹理的外科手术器械
- 下一篇:纤维素低温快速水热合成亚微米碳球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