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TC18钛合金大规格棒材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685128.0 | 申请日: | 2022-06-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512175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30 |
发明(设计)人: | 刘向宏;任晓龙;张胜;王涛;梁敬凡;杨晶;杨栋;杜予晅;冯勇;张平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部超导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J5/06 | 分类号: | B21J5/06;B21J5/08 |
代理公司: | 西安新动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45 | 代理人: | 苗凌;权雪婷 |
地址: | 710018 陕西省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tc18 钛合金 规格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TC18钛合金大规格棒材的制备方法,具体按照以下步骤实施:开坯锻造:选择TC18钛合金铸锭,加热、保温,进行2火次锻造,得到中间坯;中间坯锻造:将中间坯加热、保温,进行4火次锻造,得到棒坯;成品锻造:对棒坯加热、保温,进行1火次锻造,摔圆得到TC18钛合金棒材。该制备方法锻造火次少,打磨次数少,避免了生产周期长的问题,制备的棒材单重为2000kg~4000kg,直径为Φ500mm~Φ600mm,其力学性能均满足航空标准要求,同时还具有高低倍组织和超声波探伤均匀性好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有色金属加工工艺技术领域,涉及一种TC18钛合金大规格棒材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TC18钛合金是一种高强、高韧近β型钛合金,其名义成分为Ti-5Al-5Mo-5V-1Cr-1Fe,目前被广泛应用于飞机机身、起落架、承力框梁、支柱等关键承力部件。随着航空工业的发展,对飞机承力部件整体化和大型化提出新的需求。为此,则需要使用高质量、大规格TC18钛合金棒材。TC18钛合金相变点低,锻造变形抗力大,大规格棒材锻透性差,存在较大的“变形死区”。传统工艺通常采用小变形、多火次等方法来匹配变形量和组织的关系,其缺点是锻造周期长、成本高、批次稳定性差。本专利基于近β型钛合金的热加工特性,提出一种TC18钛合金棒大规格材新型制备方法,获得高质量大规格TC18钛合金棒材的同时降低生产周期和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出一种TC18钛合金大规格棒材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锻造火次少,打磨次数少,避免了生产周期长的问题,制备的棒材单重为2000kg~4000kg,直径为Φ500mm~Φ600mm,其力学性能均满足航空标准要求,同时还具有高低倍组织和超声波探伤均匀性好的优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TC18钛合金大规格棒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按照以下步骤实施:
S1、开坯锻造
选择TC18钛合金铸锭,加热、保温,进行2~4火次锻造,得到中间坯;
S2、中间坯锻造
将中间坯加热、保温,进行4~6火次锻造,得到棒坯;
S3、成品锻造
对棒坯加热、保温,进行1~2火次锻造,摔圆得到TC18钛合金棒材。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1中将该铸锭加热至相变点以上250℃~350℃,保温时间为400min~600min,进行第一火次锻造,然后回炉至相变点以上250℃~350℃,保温时间为200min~300min,进行第二火次锻造,终锻温度均不低于800℃,锻后将坯料在空气中冷却,得到中间坯。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1中选取的TC18钛合金铸锭的单重为4.5~6t,直径为Φ690~Φ720mm。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1的2~4火次锻造中将该铸锭加热保温后进行镦拔,镦粗时锻比控制在1.5~2.5之间,拔长时变形量控制在30%~80%之间;
回炉保温后进行镦拔,镦粗时锻比控制在1.5~2.5之间,拔长时变形量控制在30%~80%之间,锻造过程部分火次采用换向镦拔的操作方式,保证β晶粒充分细化及均匀化。
进一步地,步骤S2具体过程为:将中间坯在相变点以上100℃~200℃,及相变点以下30℃~60℃加热保温,分别进行4火次锻造,镦粗时锻比控制在1.5~2.5之间,拔长时变形量控制在20%~60%之间,部分火次采用换向镦拔的操作方式,终锻温度不低于600℃,每次锻造完成后将坯料进行空冷,最终得到棒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部超导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西部超导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68512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