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自主式无人机反制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210679862.6 | 申请日: | 2022-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1126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6 |
发明(设计)人: | 多滨;陈丽蓉;罗俊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天纵元航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D1/10 | 分类号: | G05D1/10 |
代理公司: | 重庆精研智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69 | 代理人: | 刘晓丹 |
地址: | 610095 四川省成都市自由贸易***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自主 无人机 反制 系统 | ||
本发明请求保护一种智能自主式无人机反制系统,属于无人机入侵反制技术领域。包括AI赋能网络攻击模块、智能无人机捕网模块、GPS导航诱骗模块、多频段无线电干扰压制模块,该系统识别无人机后通过系统决策,自主选择反制模块进行压制;在多方资源最优配置下,实现多种防御反制策略实时联网部署,自动压制入侵目标。识别及跟踪无人机后,AI赋能网络攻击模块可入侵无人机控制链路并接管黑飞无人机,智能无人机捕网模块能够安全的将入侵无人机降落到地面,GPS导航诱骗模块诱使无人机飞往预设区域,多频段无线电干扰压制模块点释放干扰信号进行技术性阻断无人机飞行。本发明可以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配备适合应用的反制装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无人机反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自主式无人机反制系统。
背景技术
无人机最初出现于军事领域,近几年,由于科技的进步,促使无人机进入了智能化的时代,无人机逐渐广泛应用于摄影、包裹递送、环境监测、道路交通状况实时监测、遥感测绘、气象监测、植物保护、工业安全等民用领域。随着电子设备的小型化和成本的降低,无人机(UAV)产业链不断完善,微型无人机系统的市场大幅度扩张。今年,世界各地出现了新冠疫情这加速了无人机在社会上的使用,如无人机实现非接触式货物和药物输送。此外,无人机还可应用于移动或临时蜂窝基站,为地面用户提供具有低成本、高移动性的无线通信。
然而无人机尺寸小,无人机飞行制度也不够完善,无人机很难被跟踪或有效管理,在无人机的爆炸性增长为人们带来了便利的同时,对国家安全构成了新型安全威胁。我国很多地区规定,禁止无人机任意飞行,然而,仍然有人携带无人机无视禁飞令违规飞行,给公共和个人安全带来了隐患,因此在保护空域内需要一种能够对无人机进行反制的装备。
近年来,激光武器和防空导弹发射所用时间极短,非常适合应对现有反制技术难以对付的突然出现的近距离目标,并且兼备软杀伤和硬杀伤能力,使无人机内的传感器不能正常工作,也可以破坏其壳体结构,直接将其摧毁。但是,武器和导弹技术费用高,而且对这类来历不明的飞行物,需要经验丰富的工作人员操纵地空导弹等武器,实施拦截摧毁,并且周围环境复杂,很容易伤及城市建筑及人群,运用武器反制技术对付目标无人机成本过高、效率低下且缺乏自主能力,因此本发明不采用激光器、导弹等传统拦截技术。
总体来看,现有的无人机反制系统或多或少都缺乏自主性和自适应能力,在实际环境中反制效果也是差强人意,并且激光武器、低空防空导弹、高射炮和干扰枪等这些单一的反制系统一般不能解决复杂的无人机黑飞问题,通常需要采用多种反制手段相配合,再结合当前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我们更需要采用一种高度智能化、自主化的无人机反制系统,一种不需要人参与的反制系统。因此本发明利用多种反制技术,将AI赋能网络攻击手段、智能无人机捕网、多频段无线电干扰和GPS自主式诱骗手段做技术整合,通过管控平台智能调度,形成一整套全新的智能自主式反制系统,对恶意无人机进行自主拦截,为低空空域提供安全保障,构筑低空安全信息化发展总体架构,以提升安防管理立体化和国家空域治安信息化协同一体化的反无人机技术为宗旨,全面参与智慧城市建设,加速与低空产业等新兴业态的深度融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天纵元航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天纵元航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67986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