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商用车坡道驾驶行为的评价引导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210675200.1 | 申请日: | 2022-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8750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2 |
发明(设计)人: | 周辉;郭威;许家毅;何甘林;方军贵;蒋才平;陈升;戴伟业;赵善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W40/09 | 分类号: | B60W40/09;B60W50/14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陈志明 |
地址: | 545005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商用 坡道 驾驶 行为 评价 引导 方法 系统 | ||
1.一种商用车坡道驾驶行为的评价引导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坡道传感器信号,根据所述坡道传感器信号获得当前坡道情况;
获取整车当前状态数据;
根据所述当前坡道情况和所述整车当前状态数据进行驾驶耗油行为统计分析,并根据耗油行为分析结果进行驾驶评价;
将所述驾驶评价的评价结果发送至提示设备,以使所述提示设备对当前驾驶行为进行实时提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商用车坡道驾驶行为的评价引导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当前坡道情况和所述整车当前状态数据进行驾驶耗油行为统计分析,并根据耗油行为分析结果进行驾驶评价,具体为:
当所述当前坡道情况为上坡道路,坡度大于第一预设坡度,且持续时间大于第一预设时间时,根据所述整车当前状态数据进行所述驾驶耗油行为统计分析,并根据所述耗油行为分析结果计算第一驾驶评价分数;
当所述当前坡道情况为上坡道路,所述坡度小于第二预设坡度,且所述持续时间大于第二预设时间时,根据所述整车当前状态数据进行所述驾驶耗油行为统计分析,并根据所述耗油行为分析结果计算第一驾驶评价分数,再计算所述第一驾驶评价分数与驾驶评价分数的差值,获得上坡驾驶评价分数;
其中,所述驾驶评价分数的初始值设置为第一预设分数,所述驾驶评价分数的满分值设置为第二预设分数;所述整车当前状态数据包括发动机转速、油门开度、车速、发动机输出扭矩、刹车信号;所述第一驾驶评价分数包括挡位分数、加速行为分数、刹车行为分数和坡顶行为分数。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商用车坡道驾驶行为的评价引导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整车当前状态数据进行所述驾驶耗油行为统计分析,并根据所述耗油行为分析结果计算第一驾驶评价分数,具体为:
通过所述发动机转速和所述发动机输出扭矩计算当前应处的经济挡位,通过所述车速和所述发动机转速计算当前实际的驾驶挡位;
若所述应处的经济挡位与所述实际的驾驶挡位相同时,则确定当前档位合理;
若所述应处的经济挡位与所述实际的驾驶挡位不同时,则确定所述当前挡位不合理;
根据当前档位的确定结果,计算所述第一驾驶评价分数中的所述挡位分数。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商用车坡道驾驶行为的评价引导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整车当前状态数据进行所述驾驶耗油行为统计分析,并根据所述耗油行为分析结果计算第一驾驶评价分数,具体为:
通过所述持续时间和所述油门开度计算油门变化率和油门变化量;
通过所述持续时间和所述车速计算车速变化率;
若所述油门变化率在第一预设变化率以下,则确定油门急加速行为合理;
若所述油门变化量在第一预设变化量以下,则确定所述油门急加速行为合理;
若所述油门变化率大于第一预设变化率,且油门变化量大于第一预设变化量时,则确定所述油门急加速行为不合理;
若所述车速变化率在第二预设变化率以下,则确定整车加速行为合理;
若所述车速变化率大于第二预设变化率,则确定所述整车加速行为不合理;
根据整车加速行为和油门加速行为的确定结果,计算所述第一驾驶评价分数中的所述加速行为分数。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商用车坡道驾驶行为的评价引导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整车当前状态数据进行所述驾驶耗油行为统计分析,并根据所述耗油行为分析结果计算第一驾驶评价分数,具体为:
通过所述刹车信号判断驾驶员是否存在踩刹车行为;
若是,则确定刹车行为不合理;
若否,则确定所述刹车行为合理;
根据刹车行为的确定结果,计算所述第一驾驶评价分数中的所述刹车行为分数。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商用车坡道驾驶行为的评价引导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整车当前状态数据进行所述驾驶耗油行为统计分析,并根据所述耗油行为分析结果计算第一驾驶评价分数,具体为:
若所述油门开度等于第一预设开度值,则确定坡顶行为合理;
若所述油门开度大于第二预设开度值,则确定坡顶行为不合理;
根据坡顶行为的确定结果,计算所述第一驾驶评价分数中的所述坡顶行为分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未经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675200.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