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性粘合剂用消泡剂在审
申请号: | 202210674631.6 | 申请日: | 2022-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7044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9 |
发明(设计)人: | 陈艳梅;张振;刘杰;盛少杰;张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州隆仕达新材料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19/04 | 分类号: | B01D19/04;B01J19/18;B01J1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1000 江苏省徐***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性 粘合剂 用消泡剂 | ||
本发明一种水性粘合剂用消泡剂公开了一种利用改性剂对纳米无机材料进行改性后,使其更好的与疏水粒子相结合,提高疏水粒子在应用体系中的分散扩散能力,提高产品的消抑泡能力的消泡剂。能够混合均匀,使得反应釜内各处消泡剂性能均一。其特征在于包括载体油,疏水粒子,纳米无机材料,乳化剂和改性剂,采取组分为(比例分):载体油69%‑90%,疏水粒子1%‑10%,纳米无机材料1%‑5%,乳化剂1%‑10%,改性剂0.1%‑5%。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一种水性粘合剂用消泡剂,涉及一种用于消除水性粘合剂中的的泡沫的矿物油消泡剂,属于精细化工产品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水性粘合剂主要是通过表面吸收水份来完成干固或粘结的,在水性粘合剂的生产过程中,所添加的乳化剂会使乳液体系表面张力下降,容易产生气泡,所加的润湿分散剂会产生泡沫,所添加的增稠剂会使泡沫膜壁增厚,增加泡沫弹性,从而使泡沫稳定不易消除,再加上制造时的搅拌和高速分散,会在水性粘合剂中形成稳定的泡沫体系,从而降低粘合剂的使用性能,泡沫的本质是不稳定的,但是在水性粘合剂中形成的泡沫体系,如果要达到自然消泡一般需要很长时间,所以水性粘合剂的生产过程中会使用消泡剂,一般会选用矿物油消泡剂来实现泡沫的消除,现有的矿物油消泡剂为了能更好的分散在产品中,一般会选择使用疏水白炭黑,然而疏水白炭黑和疏水物质不能很好的结合,疏水物质在体系中的分散扩散能力较差,消抑泡效果不好。
公开号CN102120158A公开了一种矿物油消泡剂的制备方法,它包括如下步骤:将矿物油加入反应容器中,在高速分散下依次加入蜡、白碳黑、乳化剂、油酸;加入完毕后,在高速分散下分散至体系基本分散均匀;转入胶体磨,研磨分散4~6遍;公开号CN102120106A公开了一种矿物油消泡剂的制备方法,它包括如下步骤:将矿物油加入反应容器中,在搅拌下依次加入多元醇硬脂酸酯、白碳黑、乳化剂;搅拌至体系基本分散均匀后,开始升温至体系基本透明,保温1~2小时;降温至45℃以下,转入砂磨机,研磨(1-2mm锆珠)分散1~2小时;公开号CN108744612A公开了一种矿物油消泡剂及其制备方法,一种矿物油消泡剂,包括按重量份计的以下组分,羟基封端聚二甲基硅氧烷3~10份;疏水二氧化硅5~20份;烃油40~80份;消泡活性助剂10~35份;表面活性乳化剂5~15份;羟基丙烯酸树脂1~6份;公开号CN112057907A公开了一种水油通用型矿物油消泡剂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消泡剂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矿物油40~60份、氨基硅油改性环氧蓖麻油40~60份、消泡物质2~10份、消泡助剂0.5~5份、疏水性白炭黑1~10份、乳化剂0.1~10份,所述氨基硅油改性环氧蓖麻油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环氧蓖麻油、氨基硅油加入有机溶剂中,加入碱性催化剂,在60~80℃下搅拌反应8~12小时,然后离心取上清液,再旋蒸除去有机溶剂,得到氨基硅油改性环氧蓖麻油;上述矿物油消泡剂均采用疏水性白炭黑使产品分散,然而疏水白炭黑和疏水物质,如蜡、多元醇硬脂酸酯等不能很好的结合,疏水物质在体系中的分散扩散能力较差,消抑泡效果不好。
发明内容
为了改善上述情况,本发明一种水性粘合剂用消泡剂提供了一种利用改性剂对纳米无机材料进行改性后,使其更好的与疏水粒子相结合,提高疏水粒子在应用体系中的分散扩散能力,提高产品的消抑泡能力的消泡剂。
本发明一种水性粘合剂用消泡剂包括载体油,疏水粒子,纳米无机材料,乳化剂和改性剂。
采取组分为(比例分):
载体油69%-90%,疏水粒子1%-10%,纳米无机材料1%-5%,乳化剂1%-10%,改性剂0.1%-5%,
所述载体油用于承载疏水粒子,且能够提供一定的消泡性能,所述载体油为矿物油,植物油及其衍生物中的一种,其中矿物油包括白油,液体石蜡;植物油及其衍生物包括大豆油,棕榈油,环氧大豆油,亚麻油;所述载体油优选白油,
进一步的,所述载体油优选40℃粘度为15-30mm2/s的白油,
进一步的,所述载体油优选40℃粘度为15-30cs的石蜡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州隆仕达新材料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徐州隆仕达新材料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67463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