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性粘合剂用消泡剂在审
申请号: | 202210674631.6 | 申请日: | 2022-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7044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9 |
发明(设计)人: | 陈艳梅;张振;刘杰;盛少杰;张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州隆仕达新材料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19/04 | 分类号: | B01D19/04;B01J19/18;B01J1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1000 江苏省徐***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性 粘合剂 用消泡剂 | ||
1.一种水性粘合剂用消泡剂,其特征在于:包括载体油,疏水粒子,纳米无机材料,乳化剂和改性剂,采取组分为(比例分):载体油69%-90%,疏水粒子1%-10%,纳米无机材料1%-5%,乳化剂1%-10%,改性剂0.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性粘合剂用消泡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载体油用于承载疏水粒子,且能够提供一定的消泡性能,所述载体油为矿物油,植物油及其衍生物中的一种,其中矿物油包括白油,液体石蜡,植物油及其衍生物包括大豆油,棕榈油,环氧大豆油,亚麻油,所述载体油为白油或者所述载体油为40℃粘度为15-30mm2/s的白油或者所述载体油为40℃粘度为15-30cs的石蜡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性粘合剂用消泡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疏水粒子用于体系的消泡,为蜡、脂肪酸金属皂和脂肪酸酰胺中的一种,所述疏水粒子为蜡或者所述疏水粒子为分子量为1000-3000的氧化聚乙烯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性粘合剂用消泡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无机材料为纳米二氧化硅,为比表面积在50-300m2/g,粒子粒径5-30nm的亲水性白炭黑,其粒径更加接近于泡沫壁的厚度,所以能更好的渗透进泡沫壁,从而引起泡沫壁局部表面张力的变化,使泡沫更容易破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性粘合剂用消泡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乳化剂为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二者单独使用或者混合使用,单独使用时选择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包括聚氧乙烯失水山梨醇单硬脂酸酯 (Tween-60)、聚氧乙烯失水山梨醇单油酸酯(Tween-80)、聚氧乙烯失水山梨醇三油酸酯(Tween-85)、失水山梨醇单月桂酸酯Span-20)、失水山梨醇单棕榈酸酯(Span-40)、 失水山梨醇单硬脂酸酯(Span-60)、失水山梨醇单油酸酯(Span-80)、失水山梨醇三油酸酯(Span-85),脂肪醇聚氧乙烯醚、油酸聚氧乙烯醚、蓖麻油聚氧乙烯醚、聚氧乙烯脂肪胺化合物,所述乳化剂为亲水亲油平衡值(HLB)8-14的活性剂。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性粘合剂用消泡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剂为硅烷偶联剂,硅烷偶联剂的化学式为: Y-R-SiX3,此处X-可水解的基团,Y一有机官能团,能与树脂起反应,X 通常是氯基、甲氧基、乙氧基、甲氧基乙氧基、乙酰氧基等,这些基团水解时即生成硅醇(Si(OH)3),而与无机物质结合,形成硅氧烷,所述X为甲氧基,Y是乙烯基、氨基、环氧基、甲基丙烯酰氧基、巯基或脲基,这些反应基可与有机物质反应而结合,所述Y为环氧基。
7.一种水性粘合剂用消泡剂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取载体油总质量的20%加入反应釜中,并加入纳米无机材料,连续搅拌并升温至60℃-100℃,至无机纳米材料完全搅匀,然后向其中加入改性剂,搅拌均匀后,继续升温至120℃-160℃,在此温度下保温1-5h,随后降温至60-100℃,继续保温1-3h,然后通过过均质机,均质压力控制在20MPa-60MPa,形成中间体A;
2)向中间体A中加入载体油总质量的60%,并搅拌均匀,形成中间体B;
3)向高位槽中加入载体总质量的20%,以及疏水粒子,并搅拌升温至100℃-150℃,并保温0.5h-2h,至疏水粒子完全溶解于载体中,形成中间体C;
4)将高位槽中的中间体C缓慢加入中间体B中,并用高速分散机进行分散,分散时间控制在1-3h,形成中间体D;
5)高速分散完成后,持续搅拌至中间体D温度达到60℃以下,然后向其中加入乳化剂,并搅拌至常温,即得本发明消泡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州隆仕达新材料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徐州隆仕达新材料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674631.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