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气体脱湿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210667069.4 | 申请日: | 2022-06-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2559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9 |
发明(设计)人: | 纪懿成;诸定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纪懿成 |
主分类号: | B01D53/26 | 分类号: | B01D53/26;B01D53/22;C02F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53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气体 系统 | ||
1.一种新型气体脱湿系统,包括供风系统(1)、除油系统(2)、无机膜设备(3)以及污水调节池曝气系统(4),其特征在于:所述供风系统(1)的出气端与除油系统(2)的入口相连接;
所述无机膜设备(3)上分别设置入风口、出风口、进气口和排气口;
所述除油系统(2)的出口与无机膜设备(3)的入风口相连接;
所述无机膜设备(3)内置无机膜组件(31),所述无机膜设备(3)的出风口与污水调节池曝气系统(4)的进风口相连接;
经所述污水调节池曝气系统(4)的废气与污水调节池内废水充分混合,混合后的污水进入污水处理系统处理排放,待处理气体由所述无机膜设备(3)的进气口进入,经过所述无机膜设备(3)后由无机膜设备(3)的排气口排出;
所述无机膜设备(3)的进气口和排气口分别设置在无机膜设备(3)的两侧,且待处理气体沿垂直无机膜组件(31)方向的空隙进入;
所述无机膜设备(3)的入风口和出风口分别设置在无机膜设备(3)的上方和下方,进入入风口的气源由所述无机膜组件(31)的上端进风口进入;所述供风系统(1)气源为带压空气,所述供风系统(1)出气端压力为500Pa-70.0KPa。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气体脱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油系统(2)的出口风不含油且带压500Pa-70.0Kpa。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气体脱湿系统,其特征在于:选用孔径1nm-1000nm的纳米无机膜内置于所述无机膜设备(3)内,并沿待处理气体进入方向依次间距分布多级纳米无机膜组成无机膜组件(31);
所述无机膜组件(31)的无机膜材料可以是无机非金属膜或无机金属膜;
所述无机膜组件(31)的无机膜形式可以是板式膜、管式膜或卷式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气体脱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机膜设备(3)外壳以保温材料覆盖。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气体脱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机膜设备(3)的进气口进入待处理气体的压力为500Pa-350KPa,并以错流方式经过所述无机膜设备(3)后由无机膜设备(3)的排气口排出脱湿气体。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气体脱湿系统,其特征在于:气体脱湿工艺适用对象包括废气处理、含油气体除油、气体脱湿、气体提纯以及工业气体零排处理。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气体脱湿系统的脱湿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供风系统(1),通过空气源产生带压力风;
S2、除油系统(2),设置除油设施将供风系统(1)来风除油;
S3、无机膜设备(3),利用无机膜组件(31)进行气体脱湿处理;
S4、污水调节池曝气系统(4),通过污水调节池曝气系统(4)充分混合废气和污水调节池内废水;
S5、混合后的污水进入污水处理系统处理排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纪懿成,未经纪懿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667069.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