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近红外光增强催化性能的铂锡双金属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210664711.3 | 申请日: | 2022-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5468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30 |
发明(设计)人: | 冯莉莉;朱彦霖;杨飘萍;赵若茜;贺飞;丁鹤;于程昊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47/60 | 分类号: | A61K47/60;A61K41/00;A61P35/00;A61K49/22;A61K49/04;A61K9/51;B01J31/06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李红媛 |
地址: | 150001 黑龙江***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红外光 增强 催化 性能 双金属 纳米 粒子 制备 方法 | ||
一种近红外光增强催化性能的铂锡双金属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它涉及铂锡双金属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本发明要解决现有双金属纳米材料不稳定性,酶催化性能低,同时解决现有双金属纳米材料性质单一的问题。方法:一、采用高温有机溶液相法制备PtSn;二、在PtSn纳米粒子表面修饰巯基‑聚乙二醇‑氨基。本发明用于近红外光增强催化性能的铂锡双金属纳米粒子的制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铂锡双金属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癌症是威胁人们健康的主要因素之一。迄今为止,各种治疗策略,如手术、化疗和放疗已应用于临床治疗。然而,上述传统方法对人体有严重的副作用和一定的风险。近年来,纳米催化药物在肿瘤治疗中得到了广泛的研究。由于天然酶通常涉及蛋白质和RNA分子,稳定性较差,以及需要适宜的温度和pH条件,因此它们通常在病理条件下不活跃。为了克服这些缺点,已经成功合成了多种具有类酶活性的纳米材料,并证明其在多种生物医学应用中是有效的。与天然酶相比,人工纳米酶具有许多优异的特性,如成本低、制备方便、稳定性好、活性可调、成像能力强等。然而,金属纳米催化剂的尺寸、形状和分散性可能会影响其稳定性和催化效率,因此酶催化治疗的发展依旧受到很大的限制。
纳米材料的催化性能与材料的尺寸效应和表面效应有关,对于大多数酶催化反应,由于反应物的活化能较低,纳米晶体表面上的低配位原子(例如台阶、边缘、角落和扭结原子)通常起到更活跃催化位点的作用。因此,合成了许多具有低配位原子的纳米结构,如笼状、空洞、框架和具有高指数晶面的纳米颗粒。然而,在材料合成过程中,具有低配位原子和较高表面能的缺陷往往会迅速消失,导致材料的催化性能降低。具有开放表面特征的双金属材料由于其优异的催化性能被广泛研究,因为反应中间体的结合能可以改变电子效应与不同的电子性质,以及表面上第二个金属的存在可以作为辅催化剂,提高反应动力学。研究表明,双金属的催化性能取决于合金中不同元素的原子的比例,成分的变化可能会导致双金属纳米颗粒的重组。
目前绝大多数的双金属催化剂具有不稳定性以及在水中很差的分散性;同时,部分催化剂催化性能较低,价格昂贵,限制了他们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大多数已制备的双金属纳米材料的功能单一,无法实现诊断与治疗相结合,导致双金属材料作为光热剂、酶催化剂方面的报道极少,限制了它们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现有双金属纳米材料不稳定性,酶催化性能低,同时解决现有双金属纳米材料性质单一的问题,进而提供一种近红外光增强催化性能的铂锡双金属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
一种近红外光增强催化性能的铂锡双金属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它是按以下步骤进行的:
一、采用高温有机溶液相法制备PtSn:
①、在磁力搅拌条件下,将十八烯和油胺混合均匀,加热至温度为125℃~135℃,并在温度为125℃~135℃及转速为400rpm~600rpm的条件下,搅拌20min~30min,得到十八烯和油胺混合溶液;
②、将四丁基溴化铵溶于油胺中,超声处理使其分散均匀,得到四丁基溴化铵溶液;
③、在温度为125℃~135℃的条件下,将乙酰丙酮铂及二水合氯化亚锡加入到十八烯和油胺混合溶液中,并反应5min~10min,得到混合溶液;
所述的乙酰丙酮铂与二水合氯化亚锡的摩尔比为(0.3~3):1;
④、在温度为125℃~135℃条件下,将四丁基溴化铵溶液加入到混合溶液中,反应20min~40min,反应结束后自然冷却降至室温,多次洗涤离心并保存在环己烷溶液中,得到PtSn溶液;
所述的四丁基溴化铵溶液中四丁基溴化铵与混合溶液中乙酰丙酮铂的质量比为(4~6):1;
二、在PtSn纳米粒子表面修饰巯基-聚乙二醇-氨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程大学,未经哈尔滨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66471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