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电流效率、低腐蚀速率的镁合金牺牲阳极材料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661685.9 | 申请日: | 2022-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3427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23 |
发明(设计)人: | 胡全;李波;陈俊卫;李朝杰;刘卓毅;陈科羽;李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23F13/14 | 分类号: | C23F13/14;C22C23/02;C22C1/02;C25D11/30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52100 | 代理人: | 商小川 |
地址: | 550002 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流效率 腐蚀 速率 镁合金 牺牲 阳极 材料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电流效率、低腐蚀速率的镁合金牺牲阳极材料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步骤1、镁合金材料通过合金元素的掺杂熔炼制备出较高电流效率的耐蚀镁合金材料;步骤2、针对所制备的镁合金牺牲阳极材料设计电解液成分,采用微弧氧化技术在镁合金表面生长一层导电的、低腐蚀速率的微弧氧化膜层;解决了现有技术的镁合金牺牲阳极材料特点是电流效率低、自腐蚀速率较高等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化学材料腐蚀与防护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电流效率、低腐蚀速率的镁合金牺牲阳极材料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在电化学阴极保护领域中,镁合金材料是一种常用的牺牲阳极材料。由于镁合金性质活泼、腐蚀电位低,因此镁合金作为牺牲阳极材料一般应用于低腐蚀性的环境介质中。但被保护体在低腐蚀环境中腐蚀速率较小,当被保护体处于阴极保护时单位时间内所需的电子数较少,导致镁合金反应产生的电子仅有少部分提供给被保护体,大部分电子直接释放到环境介质中进而造成了镁合金的自腐蚀,因此目前镁合金牺牲阳极材料特点是电流效率低、自腐蚀速率较高。
目前针对镁合金牺牲阳极材料的开发包含两种,一种方法是提高镁的纯度,采用高纯镁作为阳极材料。另一种方法是在镁合金的熔炼过程中掺杂其它合金材料或合金元素,从而生成新的相体或起到细化晶粒的作用,实现提高镁合金耐蚀性能的效果。但合金元素的偏析、纯镁中的杂质及缺陷仍然促使了镁合金在长期的服役过程中出现严重的自腐蚀现象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高电流效率、低腐蚀速率的镁合金牺牲阳极材料制备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的镁合金牺牲阳极材料特点是电流效率低、自腐蚀速率较高等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高电流效率、低腐蚀速率的镁合金牺牲阳极材料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步骤1、镁合金材料通过合金元素的掺杂熔炼制备出较高电流效率的耐蚀镁合金材料;步骤2、针对所制备的镁合金牺牲阳极材料设计电解液成分,采用微弧氧化技术在镁合金表面生长一层导电的、低腐蚀速率的微弧氧化膜层。
步骤1中,镁合金材料为AZ31或AZ91D,掺杂熔炼合金元素为Sn、Cd、Y、Mn、In、Ga、Ce和Cr;各元素掺杂含量按质量百分数wt%计分别为:Sn:1.2~2.4;Cd:0.7~1.4;Y:0.08~0.7;Mn:0.15~0.45;In:0.1~0.2;Ga:0.05~0.35;Ce:0.3~1.3;Cr:1.0~3.0。
步骤1中耐蚀镁合金材料的制备方法为:将镁合金材料及掺杂熔炼合金元素混合后放置于井式炉中,升温至600~750℃、恒温2~3h后炉冷至100~200℃,再进行250~400℃回火后炉冷至室温。
步骤1中所述较高电流效率为70%-78%。
电解液成分包括:滑石粉5~8g/L,焦磷酸钠5~10g/L,高岭石粉5~10g/L,三氧化二铁5~9g/L,二价铁盐1~3g/L,二氧化锰5~8g/L,硫酸铬钾1~2g/L,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溶液50~80ml/L和碳酸氢钠2~4g/L。
所述微弧氧化技术的工艺参数包括:电流密度2.0~4.0A/dm2,占空比30~50%,频率350~700Hz,微弧氧化处理时间20~30min,温度20~30℃,脉冲电压设定上限390~430V。
微弧氧化技术处理后的耐蚀镁合金牺牲阳极材料电流效率为80%-88%。
耐蚀镁合金牺牲阳极材料自腐蚀速率为0.02~0.09mm/a。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针对镁合金牺牲阳极目前自腐蚀现象严重、电流效率低的缺点,设计一种具有高电流效率、低腐蚀速率的镁合金牺牲阳极材料的制备方法,降低镁合金牺牲阳极材料的自腐蚀速率,提高了镁合金材料的电流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66168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