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相变散热器及其散热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660010.2 | 申请日: | 2022-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8730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0 |
发明(设计)人: | 林明钦;罗晓平;胡荣毅;陶小维;刘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丰瑞德机电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7/20 | 分类号: | H05K7/20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203 | 代理人: | 彭长久;徐勋夫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民治街道***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相变 散热器 及其 散热 方法 | ||
1.一种相变散热器,包括基板和换热器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板具有互为背面的第一表面、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用于与外部发热源相接触连接,所述第二表面用于承接换热器组件;
所述基板内设置有第一蒸发腔,所述第一蒸发腔内填充有相变工质,所述第一蒸发腔内设置有至少一组扣合鳍片模组,所述扣合鳍片模组具有若干连通于第一蒸发腔的第一流道,所述相变工质流经各第一流道;所述基板的第二表面设置有连通于第一蒸发腔的第一接口、第二接口;
所述换热器组件包括第一集液管、第二集液管、若干扁管、第一回流管,若干扁管依次间距布置于第一集液管、第二集液管之间,所述扁管具有通道,每个扁管的两端分别固定且连通于第一集液管、第二集液管,所述第一集液管的一端连接于第一接口,所述第一回流管的一端固定且连通于第二集液管,所述第一回流管的另一端连接于第二接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相变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口、第二接口分别连接有蒸发管、第二回流管,所述蒸发管的一端固定且连通于第一集液管的一端,所述第一回流管的另一端固定且连通于第二回流管的一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相变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包括相互拼接的第一板部、第二板部,所述第一板部、第二板部之间围构形成所述第一蒸发腔,所述第一接口、第二接口设置于第二板部上,所述第一表面为第一板部背向第二板部一侧的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相变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部自第一板部朝向第二板部的表面向内凹设有凹腔;所述第二板部覆盖于凹腔的开口处,以使第二板部与凹腔围构形成所述第一蒸发腔;所述凹腔靠近第二接口的一侧形成有用于安置扣合鳍片模组的第二蒸发腔,所述扣合鳍片模组定位于第二蒸发腔内,所述凹腔靠近第一接口的一侧设置有若干矩阵式布置的凸肋,每个凸肋均沿基板长度方向延伸;相邻两个凸肋之间间距布置,以形成连通于第一蒸发腔的第二流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相变散热器,其特征在于:对应第二蒸发腔于凹腔内凸设有沿基板长度方向依次间距布置的若干限位凸块,所述限位凸块用于限位扣合鳍片模组;
所述限位凸块朝向第二板部的表面凸设有定位柱,所述第二板部具有定位孔,所述定位柱定位于相应的定位孔内,所述第二板部朝向第一板部的表面受限于限位凸块朝向第二板部的表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相变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集液管、第二集液管均为一个D型集液管,或者,至少两个D型集液管焊接在一起形成的管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相变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扣合鳍片模组包括沿基板长度方向依次均匀间距布置的若干鳍片,每个鳍片均沿基板的宽度方向延伸,相邻两个鳍片之间形成所述第一流道。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相变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集液管、第二集液管分别设置有第一集液腔、第二集液腔,所述通道的两端分别连通于第一集液腔、第二集液腔,所述第一接口连通于第一集液腔,所述第一回流管的一端连通于第二集液腔。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相变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扣合鳍片模组具有沿基板长度方向延伸的通槽,所述通槽的两端分别连通于第二接口、第一流道。
10.一种基于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相变散热器进行散热的散热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基板的第一表面与外部发热源相接触连接,当外部发热源发热时,热量传递至基板的第一表面,然后通过热传导将热量传递至基板的第一蒸发腔和扣合鳍片模组,第一蒸发腔内的相变工质吸收热量发生相变,由液态转变为汽态,汽态工质经第一接口从蒸发管流入第一集液管的第一集液腔内,再流入扁管的通道内,扁管与流经的空气流体进行热量交换,汽态工质热量交换后相变冷却,由汽态转变为液态,并流入第二集液管的第二集液腔内,之后液态工质依次经第一回流管、第二回流管、第一接口、通槽流入扣合鳍片模组的第一流道内,并回流至基板的第一蒸发腔内,从而形成内部往复循环,将外部发热源产生的热量带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丰瑞德机电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丰瑞德机电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660010.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沿海用耐腐蚀光伏组件
- 下一篇:一种提高牛肉品质的养殖肉牛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