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车用发动机采用的双循环分体式冷却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658569.1 | 申请日: | 2022-06-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19939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8 |
| 发明(设计)人: | 曹亮;曹权佐;潘圣临;张世伟;张霖;张法;于晓彤;张洪瑀;刘玉明;曲德鑫;王悦;胡志刚;夏浩天;闫立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东安汽车发动机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1P3/20 | 分类号: | F01P3/20;F01P3/02;F01P7/16;F01P11/08;F02B39/00 |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龙科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23206 | 代理人: | 李智慧 |
| 地址: | 150060 黑龙江省哈***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发动机 采用 双循环 体式 冷却系统 | ||
1.一种车用发动机采用的双循环分体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循环分体冷却系统包括高温冷却循环系统和低温冷却循环系统,其中:
所述高温冷却循环系统包括水泵、缸体、缸盖、蜡式恒温器、电子恒温器、机油冷却器、暖通温控阀、暖风、散热器和第一膨胀壶;
所述水泵的进口与散热器的出口相连,水泵的出口分别与缸体的水套进口和缸盖的水套进口相连;
所述缸体的水套出口装配蜡式恒温器,缸盖的水套出口在蜡式恒温器的外部与电子恒温器相连;
所述缸盖的水套出口与暖风进水管相连,暖通温控阀布置在暖风进水管中;
所述缸盖的水套出口与机油冷却器的进水口相连,机油冷却器的出水口与水泵的进水口相连;
所述电子节温器与散热器的进水口相连;
所述第一膨胀壶的壶底与水泵的进水口相连,第一膨胀壶的壶盖与散热器的排气口、缸盖的排气口和发动机的出水排气口相连;
所述低温冷却循环系统包括电子水泵、水冷中冷器、增压器、第二膨胀壶和低温散热器;
所述电子水泵的入口与低温散热器的出口相连,电子水泵的出口与水冷中冷器的入口相连;
所述水冷中冷器的出口与第二膨胀壶相连;
所述第二膨胀壶与低温散热器的排气口相连;
所述增压器的冷却进水口与水冷中冷器的进水口相连,增压器的冷却出水口与水冷中冷器的出水口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发动机采用的双循环分体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温冷却循环系统根据蜡式恒温器和电子恒温器特性差异,分出如下三种小循环模式和一种大循环模式:
高温冷却系统小循环模式:冷却液温度50℃;
高温冷却系统小循环模式:50℃≤冷却液温度100℃;
高温冷却系统小循环模式:100℃≤冷却液温度103℃;
高温冷却系统大循环模式:103℃≤冷却液温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用发动机采用的双循环分体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温冷却系统小循环模式为发动机快速暖机模式,蜡式恒温器和电子恒温器处于闭阀状态,流向散热器路径断开;暖通温控阀处于关闭状态,暖通管中冷却液不进行流动;缸体水套出水口处于关闭状态,无冷却液流出,缸体水套里冷却液快速升温;缸盖水套冷却液正常流出,流经机油冷却器对发动机机油进行冷却,最后流回发动机水泵;此时水泵、缸盖水套、机油冷却器形成回路。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用发动机采用的双循环分体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温冷却系统小循环模式,蜡式恒温器和电子恒温器处于闭阀状态,流向散热器路径断开;暖通温控阀处于打开状态,暖通管中冷却液开始流动,机油冷却器对机油进行冷却,降低油温;缸体水套出水口处于关闭状态,无冷却液流出,缸体水套里冷却液快速升温;缸盖水套冷却液正常流出;此时水泵、缸盖水套、机油冷却器形成回路。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用发动机采用的双循环分体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温冷却系统小循环模式,电子恒温器处于闭阀状态,流向散热器路径断开;暖通温控阀处于打开状态,暖通管中冷却液开始流动,机油冷却器对机油进行冷却,降低油温;蜡式恒温器处于开阀状态,缸体水套出水口处于打开状态,冷却液流出,与缸盖水套冷汇到一起,此时水泵、缸盖水套、缸体水套形成回路。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用发动机采用的双循环分体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温冷却系统大循环模式,电子恒温器处于开阀状态,流向散热器路径打开,大循环模式开启;暖通温控阀处于打开状态,暖通管中冷却液开始流动,机油冷却器对机油进行冷却,降低油温;蜡式恒温器处于开阀状态,缸体水套出水口处于打开状态,冷却液流出,与缸盖水套冷汇到一起,此时水泵、缸盖水套、缸体水套以及散热器形成回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东安汽车发动机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哈尔滨东安汽车发动机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658569.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