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3’-唾液酸乳糖在制备缓解食物过敏的功能性食品中的应用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210657070.9 申请日: 2022-06-10
公开(公告)号: CN114886119A 公开(公告)日: 2022-08-12
发明(设计)人: 周鹏;张丽娜;施悦;刘小鸣;刘要卫;刘大松 申请(专利权)人: 江南大学
主分类号: A23L33/125 分类号: A23L33/125;A23L2/39;A23L33/21;A23L33/135;A61K31/7028;A61P37/08
代理公司: 哈尔滨市阳光惠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3211 代理人: 彭素琴
地址: 214122 江苏***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唾液酸 乳糖 制备 缓解 食物 过敏 功能 食品 中的 应用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一种3’‑唾液酸乳糖在制备缓解食物过敏的功能性食品中的应用,属于功能食品技术领域。采用不同剂量的3’‑唾液酸乳糖以及3’‑唾液酸乳糖与2’‑岩藻糖基乳糖不同复配比例,结合临床病理特征、血清中β‑Lg特异性IgE和IgG1的水平、空肠组织HE染色和甲苯胺蓝染色肠道通透性以及肠道菌群等方面进一步考察了3’‑唾液酸乳糖及其与2’‑岩藻糖基乳糖复配对致敏小鼠的缓解作用。实验结果表明,3’‑唾液酸乳糖及其与2’‑岩藻糖基乳糖复配可显著降低血清中致敏抗体的含量、改善结肠组织结构、丰富肠道微生物的多样性。因此,3’‑唾液酸乳糖及其与2’‑岩藻糖基乳糖(1:6,w/w)复配可以作为良好缓解食物过敏的功能性食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3’-唾液酸乳糖在制备缓解食物过敏的功能性食品中的应用,属于功能食品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食物过敏是一种常见的过敏性疾病,其特征是由过敏原驱动的免疫紊乱进而引起超敏反应,以呼吸道阻塞(哮喘、胸闷心悸、呼吸困难等)、皮肤过敏(过敏性皮炎、荨麻疹等)和胃肠道疾病(胃痛、腹痛、腹泻等)等为主要临床表现,严重者可能会过敏性休克甚至死亡。近年来,食物过敏的发病率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已成为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婴儿期是食物过敏的高发阶段,同时严重的过敏反应多见于婴幼儿和学龄早期儿童。有数据表明,在我国以及一些西方国家,超过8%的儿童的健康受到食物过敏的影响,且在1岁内食物过敏的患病率明显高于1岁后。婴幼儿食物过敏对患儿的身心健康及父母的育儿压力造成严重影响。

目前对该疾病的治疗方法主要有抗组胺药物,过敏反应介质阻释药和抑制抗原抗体反应药物等,可缓解过敏症状,临床常用的主要是组胺H1受体拮抗药,如苯海拉明、异丙嗪、氯苯那敏等,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非特异性异常抗变态反应药,虽有一定的疗效,但会产生因中枢抑制作用引起的头痛和嗜睡以及抗胆碱作用所致的口干、视力模糊、排尿困难、便秘等副作用,长期服用不仅会引起药物失效,严重者还会出现种种不良反应,甚至毒副作用。并且婴幼儿对此类药物敏感性较高,不宜使用。在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的情况下,加强早期预防对保障婴幼儿健康生长具有重要意义。目前食物过敏的主要预防策略包括饮食规避、纯母乳喂养、使用水解配方奶粉喂养以及合理利用益生元等。合理利用益生元以其安全有效的特点被认为是较为前瞻、具有潜力的食物过敏预防途径。有相关研究表明,在生命早期补充益生元可显著降低婴幼儿在两岁内过敏性疾病的发生率。使用含特定益生元(比例为9:1的短链中性低聚半乳糖(GOS)和长链低聚果糖混合物(FOS))的水解乳清蛋白配方奶粉喂养的婴儿的粪便微生物组成及代谢产物更接近母乳喂养的婴儿,并且可有效预防婴幼儿湿疹的发生。乳寡糖是婴幼儿最初接触到的一类益生元,已有相关研究证明2’-岩藻糖乳糖(Fuc(α1-2)Gal(β1-4)Glc)具有缓解食物过敏的潜力,2’-岩藻糖乳糖(2’-FL)可通过抑制β-Lg过敏原激活的TLR4/NF-κB的通路信号,降低促炎因子的表达,减轻过敏症状。然而,2’-岩藻糖乳糖是母乳中含量相对较高的低聚糖,动物乳中含量非常少,依靠从母乳中分离、提取获得大量2’-FL并不现实。目前,生产2’-岩藻糖乳糖方法主要包括化学合成法,酶催化合成法以及微生物发酵法。化学合成法所需原料成本高,且一般来说生产过程较为繁琐、耗时。酶催化合成需要特定的岩藻糖基转移酶,虽然酶法合成2’-岩藻糖乳糖反应条件温和可控、时间短、产物易于纯化,但生产所需的糖基供体成本高,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提高糖基转移酶效率的蛋白质工程的发现,距离工业化生产还需要一定时日。微生物发酵生产是目前工业上生产2’-岩藻糖乳糖的主要方式,此种生产方式成本相对较低且可大规模生产,但是其主要利用大肠杆菌和转基因技术,目前并未通过国家安全法规。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南大学,未经江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65707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