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响应面法优化增香组分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655780.8 | 申请日: | 2022-06-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8487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2 |
发明(设计)人: | 刘志华;李振杰;朱瑞芝;刘春波;徐俊驹;安浩楠;张凤梅;唐石云;蒋薇;何沛;杨继;雷声;李超;吴亿勤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13/02 | 分类号: | B01J13/02;C11B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领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90 | 代理人: | 陈有业;任永利 |
地址: | 650231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响应 优化 组分 微胶囊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响应面法优化增香组分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制备β‑环糊精增香组分混合液;(2)生成增香组分微胶囊沉淀;(3)制备增香组分微胶囊;(4)测定微胶囊中增香组分的含量及其释放度;(5)设计响应面试验,结合试验设计及结果对回归方程进行求解,得到增香组分含量Y最大值及该条件下的各因素值。本发明首次采用响应面法优化增香组分微胶囊的制备工艺方法,使制得本发明制备的微胶囊中增香组分含量高,缓释周期较长。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香精香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响应面法优化增香组分微胶囊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玫瑰作为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受到广大人群的喜爱;同时它的精加工产品玫瑰精油也在食品、化妆品、医药等许多领域都起到了重要作用。但由于精油的制备工艺极其复杂,且价格昂贵,导致无法得到大规模的生产应用。而传统的玫瑰提取物虽然具有玫瑰的致香成分,但由于没有对香气组分进行选择性分离,导致其中的成分混杂,玫瑰香气不够浓厚纯正。因此,通过对玫瑰提取物的选择性纯化分离得到增香组分并应用到日化香精领域中,不仅能降低生产成本,同时也能减少杂气,进一步凸显玫瑰香韵。
微胶囊技术是利用成膜材料或聚合物材料作为壁材将需要保护的芯材包埋形成微小粒子,而对芯材原有的化学性质不产生影响,然后逐步在外部刺激或缓释作用下使芯材的功能再次在外部呈现出来。由于该技术可增加芯材的稳定性,降低挥发性,延长其保质期,达到控制释放速率等作用,因此在制药和食品生产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但是现有技术的微胶囊中的增香组分的制备工艺,如纯化及致香成分的选择性分离等,以及怎样优化微胶囊的制备工艺才能达到微胶囊中增香组分含量较高等,一直没有未有公开报道。
响应面优化法,即响应曲面法是一种实验条件寻优的方法,适宜于解决非线性数据处理的相关问题。它囊括了试验设计、建模、检验模型的合适性、寻求最佳组合条件等众多试验和计技术;通过对过程的回归拟合和响应曲面、等高线的绘制、可方便地求出相应于各因素水平的响应值。在各因素水平的响应值的基础上,可以找出预测的响应最优值以及相应的实验条件。现有技术已有公开报道使用响应面优化法从植物中提取物质的方法,如专利CN108815209A利用响应面法提取黑松中松多酚的方法,CN110057766A响应面优化薏米多酚提取方法,CN110699168A响应面法优化酸枣仁油提取制备工艺;但利用响应面法优化微胶囊的制备工艺还未见报道。
为此提出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响应面法优化增香组分微胶囊的制备方法。本发明将得到的增香组分,采用β-环糊精作为壁材对增香组分进行包裹,测定不同条件下制备的微胶囊中增香组分含量及不同时间段的释放度,并采用响应面分析来优化制备工艺方法,使制得的微胶囊中增香组分含量进一步提升,达到改善增香组分的稳定性及提高其利用率的目的。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响应面法优化增香组分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β-环糊精在纯水中完全溶解得到饱和的β-环糊精水溶液,设定不同的纯水体积和不同的β-环糊精与增香组分的质量比,在饱和的β-环糊精水溶液中缓慢加入增香组分得到混合液;
(2)将步骤(1)得到的混合液置于磁力搅拌机上进行搅拌,设定不同的搅拌温度,充分反应后于4℃条件下保存6h,生成增香组分微胶囊沉淀;
(3)将步骤(2)所得沉淀过滤,过滤所得沉淀物在60℃恒温条件下干燥,得到增香组分微胶囊;
(4)测定步骤(3)得到的微胶囊中增香组分的含量及其释放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云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65578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