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发球的球体训练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210655069.2 | 申请日: | 2022-06-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4920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01 |
| 发明(设计)人: | 赖怡宏;苏锦俊;杨宇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 |
| 主分类号: | A63B69/40 | 分类号: | A63B69/40;G06V40/20;G06V10/82 |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薛金才 |
| 地址: | 363105 福建省漳州市龙***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发球 球体 训练 装置 | ||
1.一种智能发球的球体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弹射式发球机构组件、智能影像控制模块、影像储存模块、控制模块及人体姿态评估模块;所述弹射式发球机构组件、智能影像控制模块、影像储存模块及人体姿态评估模块连接所述控制模块;所述智能影像控制模块包括摄像装置,用于拍摄人体姿态;所述影像储存模块用于存储摄像装置拍摄到的内容;所述人体姿态评估模块将人体的多个部位设置为多个识别点,并将识别点记为像素坐标,通过判断像素坐标的移动判断人体姿态的改变;所述摄像装置将拍摄到的内容传输至人体姿态评估模块,由人体姿态评估模块评估人体姿态的改变,从而将人体姿态信息发送给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控制所述弹射式发球机构组件发球;
通过深度学习神经网络评估人体姿态;深度学习神经网络自动侦测人体位置的图像框并输出人体骨架姿态的识别点在图像框的X, Y像素坐标;
所述识别点包括鼻子、左眼、右眼、左耳、右耳、左肩、右肩、左肘、右肘、左腕、右腕、左髋、右髋、左膝、右膝、左踝及右踝;
若图相框内含有至少16个识别点,代表投球者正面朝向投球;
若代表左髋的像素点坐标的Y坐标<代表左膝的像素点坐标的Y坐标<代表左踝的像素点坐标的Y坐标,并且代表右髋的像素点坐标的Y坐标<代表右膝的像素点坐标的Y坐标<代表右踝的像素点坐标的Y坐标;代表投球者两脚是直立;
若代表左髋的像素点坐标的X坐标>代表右髋的像素点坐标的X坐标,并且代表左膝的像素点坐标的X坐标>代表右膝的像素点坐标的X坐标,并且代表左踝的像素点坐标的X坐标>代表右踝的像素点坐标的X坐标,代表投球者两脚未交错;
若代表左肩的像素点坐标的X坐标>代表右肩的像素点坐标的X坐标,且代表左肘的像素点坐标的X坐标>代表右肘的像素点坐标的X坐标,且代表左腕的像素点坐标的X坐标>代表右腕的像素点坐标的X坐标;代表投球者两手未交错;
当投球者正面朝向投球、投球者两脚是直立、投球者两脚未交错且投球者两手未交错,所述人体姿态评估模块发送人体姿态信息至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控制所述弹射式发球机构组件发球;
弹射式发球机构组件包括弹射式机构;所述弹射式机构包括壳体、击锤、中轴、弹性件及驱动件;所述弹性件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壳体及击锤;所述壳体内设置有密封腔,所述中轴置于所述密封腔内,所述中轴的一端伸出所述密封腔的一端与所述击锤连接,所述中轴的另一端伸出所述密封腔的另一端面向所述驱动件;所述驱动件连接有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连接所述控制模块;所述驱动装置驱动所述驱动件沿中轴的移动方向移动使得所述驱动件顶抵所述中轴面向所述驱动件的一端,使得中轴向靠近所述击锤的方向移动,带动所述击锤移动压缩所述弹性件,并顶抵球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发球的球体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智能影像控制模块包括第一摄像头、第二摄像头及第三摄像头;所述第一摄像头设置于所述弹射式发球机构组件的前方,镜头朝前,判断投球者姿态;所述第二摄像头设置于弹射式发球机构组件的右前方,镜头朝上,用于判断是否进球;所述第三摄像头设置于弹射式发球机构组件上,用于记录连续进球视频。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发球的球体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轴面向所述驱动件的一端连接有第一电磁铁,所述第一电磁铁带有第一磁性;所述驱动件具体为第二电磁铁,所述驱动装置驱动所述第二电磁铁带第一磁性,使得所述第一电磁铁与第二电磁铁同性相斥,从而驱动所述中轴向靠近击锤的方向移动;所述驱动装置驱动所述第二电磁铁带第二磁性,使得所述第二电磁铁与第一电磁铁异性相吸,从而使得所述中轴复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发球的球体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内部设置有内壳,所述内壳的内部即为所述密封腔;所述内壳的两端设置有密封连接孔,用于通过所述中轴的两端;所述中轴上还设置有行程限制件;所述行程限制件置于所述密封腔内,所述行程限制件的最大宽度大于所述密封连接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大学嘉庚学院,未经厦门大学嘉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655069.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