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螺杆机构的极片减薄工艺及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210651888.X | 申请日: | 2022-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7588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30 |
发明(设计)人: | 刘嘉兵;周研;张冬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嘉拓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4/139 | 分类号: | H01M4/139;H01M4/08;H01M10/052;H01M6/1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深可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599 | 代理人: | 刘昌刚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肇***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螺杆 机构 极片减薄 工艺 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螺杆机构的极片减薄工艺及设备,其中,极片减薄工艺包括:螺杆机构送料、极片成型、对辊减薄、三辊减薄;极片减薄设备包括螺杆机构、模头、对辊减薄机构、张力检测机构、摆辊调节机构及三辊减薄机构,螺杆机构用于将极片原料输送给模头,模头用于将极片原料成型并向外输出极片,对辊减薄机构用于对极片进行第一次减薄处理,张力检测机构用于检测极片的张力大小,摆辊调节机构包括摆辊并可通过摆辊调节极片的张力大小,三辊减薄机构可通过第一移动钢辊、第二移动钢辊及中间钢辊对极片进行二次减薄。该种基于螺杆机构的极片减薄工艺及设备具有工艺及设备简单、操作方便等优点,在实际应用时可提升生产效率,提高产品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锂电池极片加工领域,特别是一种基于螺杆机构的极片减薄工艺及设备。
背景技术
在锂电池行业,极片是其中核心部件,现有的极片加工过程存在工艺复杂、生产效率低下、极片质量难以把控、良品率不高等问题,严重影响锂电池的生产效率及产品质量,不利于提升行业水平及企业的生产效益。
为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以解决现存的技术缺陷。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螺杆机构的极片减薄工艺及设备,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工艺及设备复杂、极片生产效率低下、极片张力控制麻烦、人工及时间成本高、应用灵活性及通用性差等技术缺陷。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基于螺杆机构的极片减薄工艺,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螺杆机构送料,采用螺杆机构将极片原料输送给模头;
步骤S2,极片成型,采用模头将送入模头的极片原料成型为初级极片;
步骤S3,对辊减薄,采用对辊减薄机构对模头送出的初级极片进行第一次减薄处理,得到中间极片;
步骤S4,三辊减薄,采用三辊减薄机构对经过第一次减薄处理的中间极片进行第二次减薄处理,得到成品极片。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步骤S1中,所述螺杆机构包括双螺杆混料机构及单螺杆送料机构,极片原料送入双螺杆混料机构中进行混料处理,完成混料后的极片原料从双螺杆混料机构送入单螺杆送料机构中,单螺杆送料机构通过模头连接管将极片原料送入到模头中。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步骤S2与步骤S3之间,设置张力检测机构及摆辊调节机构,通过张力检测机构检测极片的张力大小,通过摆辊调节机构调节极片的张力大小。
本发明还提供了:
一种基于螺杆机构的极片减薄设备,包括螺杆机构、模头、对辊减薄机构、张力检测机构、摆辊调节机构及三辊减薄机构,所述螺杆机构用于将极片原料输送给模头,所述模头用于将极片原料成型并向外输出极片,所述对辊减薄机构包括固定辊组件及活动辊组件并可通过固定辊组件及活动辊组件对模头送出的极片进行第一次减薄处理,所述张力检测机构用于检测极片的张力大小,所述摆辊调节机构包括摆辊并可通过摆辊调节极片的张力大小,所述三辊减薄机构包括第一移动钢辊、第二移动钢辊及中间钢辊并可通过第一移动钢辊、第二移动钢辊及中间钢辊对极片进行二次减薄。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螺杆机构包括双螺杆混料机构及与双螺杆混料机构串联的单螺杆送料机构,所述双螺杆混料机构用于对极片原料进行混料处理并将完成混料处理的极片原料送入到单螺杆送料机构中,所述单螺杆送料机构通过模头连接管与模头连接,单螺杆送料机构用于将双螺杆混料机构送来的极片原料送入到模头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嘉拓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嘉拓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65188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