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螺杆机构的极片减薄工艺及设备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651888.X | 申请日: | 2022-06-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7588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30 |
| 发明(设计)人: | 刘嘉兵;周研;张冬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嘉拓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M4/139 | 分类号: | H01M4/139;H01M4/08;H01M10/052;H01M6/14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深可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599 | 代理人: | 刘昌刚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肇***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螺杆 机构 极片减薄 工艺 设备 | ||
1.一种基于螺杆机构的极片减薄工艺,其特征在于,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螺杆机构送料,采用螺杆机构(1)将极片原料输送给模头(2);
步骤S2,极片成型,采用模头(2)将送入模头的极片原料成型为初级极片;
步骤S3,对辊减薄,采用对辊减薄机构(3)对模头(2)送出的初级极片进行第一次减薄处理,得到中间极片;
步骤S4,三辊减薄,采用三辊减薄机构(4)对经过第一次减薄处理的中间极片进行第二次减薄处理,得到成品极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螺杆机构的极片减薄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中,所述螺杆机构(1)包括双螺杆混料机构(11)及单螺杆送料机构(12),极片原料送入双螺杆混料机构(11)中进行混料处理,完成混料后的极片原料从双螺杆混料机构(11)送入单螺杆送料机构(12)中,单螺杆送料机构(12)通过模头连接管(21)将极片原料送入到模头(2)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螺杆机构的极片减薄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与步骤S3之间,设置张力检测机构(5)及摆辊调节机构(6),通过张力检测机构(5)检测极片(9)的张力大小,通过摆辊调节机构(6)调节极片(9)的张力大小。
4.一种基于螺杆机构的极片减薄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螺杆机构(1)、模头(2)、对辊减薄机构(3)、张力检测机构(5)、摆辊调节机构(6)及三辊减薄机构(4),所述螺杆机构(1)用于将极片原料输送给模头(2),所述模头(2)用于将极片原料成型并向外输出极片(9),所述对辊减薄机构(3)包括固定辊组件(32)及活动辊组件(33)并可通过固定辊组件(32)及活动辊组件(33)对模头(2)送出的极片(9)进行第一次减薄处理,所述张力检测机构(5)用于检测极片(9)的张力大小,所述摆辊调节机构(6)包括摆辊(69)并可通过摆辊(69)调节极片(9)的张力大小,所述三辊减薄机构(4)包括第一移动钢辊(421)、第二移动钢辊(422)及中间钢辊(423)并可通过第一移动钢辊(421)、第二移动钢辊(422)及中间钢辊(423)对极片进行二次减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螺杆机构的极片减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机构(1)包括双螺杆混料机构(11)及与双螺杆混料机构(11)串联的单螺杆送料机构(12),所述双螺杆混料机构(11)用于对极片原料进行混料处理并将完成混料处理的极片原料送入到单螺杆送料机构(12)中,所述单螺杆送料机构(12)通过模头连接管(21)与模头(2)连接,单螺杆送料机构(12)用于将双螺杆混料机构(11)送来的极片原料送入到模头(2)中。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螺杆机构的极片减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对辊减薄机构(3)包括对辊机构框架(31),所述对辊机构框架(31)上设置有固定辊安装座(311)及活动辊导轨(313),所述活动辊导轨(313)上设置有活动辊安装座(312),所述固定辊安装座(311)上设置有所述固定辊组件(32),所述活动辊安装座(312)上设置有所述活动辊组件(33),对辊机构框架(31)上还设置有活动辊升降气缸(34),所述活动辊升降气缸(34)的输出端连接到活动辊安装座(312)并可通过活动辊安装座(312)带动活动辊组件(33)升降运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嘉拓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嘉拓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651888.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