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营养元素利用率的复合肥及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648026.1 | 申请日: | 2022-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3350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23 |
发明(设计)人: | 单维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农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5G3/00 | 分类号: | C05G3/00;C05G3/40;C05G3/80;C05G5/12;C05G5/30;C05F17/20;C05F17/40;C05F17/50 |
代理公司: | 重庆精研智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69 | 代理人: | 黎志红 |
地址: | 716006 陕西省延安市宝塔***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营养元素 利用率 复合 制备 方法 | ||
1.一种提高营养元素利用率的复合肥,包括中心部(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包裹在中心部(1)上的夹层(2)以及包裹在夹层(2)上的外层(3);
所述中心部(1)包括肥料有效成分;
所述夹层(2)包括清除土壤重金属污染物的生物菌;
所述外层(3)包括疏松土壤及复合肥增效的增效剂;
在中心部(1)和夹层(2)之间设置有包埋层A(4),在夹层(2)和外层(3)之间设置有包埋层B(5),在外层(3)的外部设置有包埋层C(6);
所述夹层(2)、外层(3)、包埋层A(4)、包埋层B(5)和包埋层C(6)上开有连通中心(1)部与外环境的若干通孔(7)。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营养元素利用率的复合肥,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部(1)内的肥料有效成分包含氮元素、磷元素和钾元素以及中量元素和微量元素;
所述夹层(2)的生物菌至少包括硫酸还原菌、蓝细菌、革兰氏阳性菌、假单胞菌、链霉菌或黑曲霉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增效剂包括纤维素和螯合剂;所述螯合剂为聚琥珀酰亚胺、乙二胺四乙酸及其二钠盐、二乙三胺五乙酸、乙二胺二羟基苯乙酸、亚氨基二琥珀酸、腐殖酸、氨基酸或柠檬酸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包埋层A(4)、包埋层B(5)和包埋层C(6)的包埋物均采用壳聚糖、抗性淀粉、果胶、海藻胶或凝胶中的一种。
3.一种提高营养元素利用率的复合肥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将水果果皮或果渣粉碎并与按重量比1:1-3水混合形成浆液,加入果胶酶和纤维素酶搅拌6-12h促使果胶和纤维素的分解以及浆液的均匀分散,果胶酶和纤维素酶为浆液重量的1-2%,后加入氨水,调节酶解后的浆液ph为6-7,形成混合溶液;
S2、将植物秸秆粉碎至1-3mm,加入步骤S1中的混合溶液,为秸秆重量的60%-70%,同时加入秸秆和混合溶液总重量的1-3%的液体微生物发酵菌剂,混合均匀形成初始发酵物料;初始发酵物料堆积并盖草帘发酵,中心温度至50-60℃时翻堆散热,重复翻堆1-2次,完成初步发酵;继而向发酵物料中均匀加入1-2%的液体微生物菌剂,混合均匀,堆积并盖草料进行堆肥腐熟,中心温度至60-75℃时翻堆散热,重复翻堆3-5次,完成堆肥腐熟;最后室温下摊凉,其中2/3的堆肥含水量控制在20-30%,剩余1/3的堆肥含水量控制在40-50%;
S3、向含水量为20-30%的堆肥按照氮磷钾比例添加氮肥、磷肥和钾肥以及中量元素和微量元素,混合均匀后造粒形成复合肥中心部(1);
S4、将中心部(1)表面均匀喷洒稀释后的包埋物并干燥,形成包埋层A(4);
S5、将生物菌稀释后均匀喷洒在包埋层A(4)上并干燥后形成夹层(2),并在夹层(2)上均匀喷洒稀释后的包埋物并干燥,形成包埋层B(5);
S6、向含水量为40-50%的堆肥中按比例添加增效剂并混匀构成外层(3)的包埋材料,将该包埋材料均匀包埋粘附在包埋层B(5)上并干燥后形成外层(3),再在外层(3)上均匀喷洒稀释后的包埋物并干燥,形成包埋层C(6);
S7、将步骤S6形成的复合肥颗粒穿孔,在复合肥上形成连接中心部(1)和外部环境的若干通孔(7)即可。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提高营养元素利用率的复合肥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液体微生物菌剂由黑曲霉、枯草芽孢杆菌和植物乳杆菌的扩培发酵液组成;
所述黑曲霉、枯草芽孢杆菌和植物乳杆菌的扩培发酵液菌体浓度均为8.0x1010-9.0x1010个/mL;
所述黑曲霉、枯草芽孢杆菌和植物乳杆菌的扩培发酵液混合的质量比为5-10:1-3:0.1-0.5。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提高营养元素利用率的复合肥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植物秸秆选自玉米秸秆、小麦秸秆、水稻秸秆或谷壳中的一种或多种;
步骤S3中中心部采用造粒机造粒,步骤S6中外层的包埋粘附过程采用粘附摇床,步骤S7中复合肥颗粒穿孔采用自动扎孔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农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陕西农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648026.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