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混合动力车辆的冷却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647771.4 | 申请日: | 2022-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546773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13 |
发明(设计)人: | 朴正勋;赵在万;金京熙;李元基 | 申请(专利权)人: |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起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01P3/20 | 分类号: | F01P3/20;F01P7/16;F02N19/10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崔龙铉;李新娜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混合 动力 车辆 冷却系统 及其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混合动力车辆的冷却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混合动力车辆的冷却系统包括:发动机;驱动马达;主水泵;冷却管线;热交换管线;加热器管线,加热器和排气热回收装置设置在加热器管线上;冷却剂控制阀单元,将冷却剂选择性地供应到冷却管线、热交换管线和加热器管线;旁通管线,连接排气热回收装置的后部和加热器的前部;辅助水泵,将冷却剂从排气热回收装置选择性地供应到加热器的前部;状态测量单元,测量车辆的操作状态并输出相应信号;以及控制器,被配置为根据状态测量单元的输出信号控制发动机、驱动马达、主水泵、冷却剂控制阀单元和辅助水泵的操作。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于2021年6月10日提交的申请号为10-2021-0075184的韩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该韩国专利申请的全部内容为了所有目的通过引用并入本文。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混合动力车辆的冷却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更具体地,本公开涉及一种可以防止损坏排气热回收装置的混合动力车辆的冷却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在混合动力车辆的冷却系统中,控制多个冷却管线中的冷却剂流动的冷却剂控制阀单元被用于提高燃料效率和快速发动机暖机。
此外,为了提高燃料效率,存在额外地应用排气热回收装置来回收废热的情况。
然而,冷却剂控制阀单元根据车辆的操作状态控制冷却剂流动,但根据冷却操作模式,存在冷却剂不流向排气热回收装置的情况,并且如果冷却剂不流向排气热回收装置,则可能损坏排气热回收装置。
即,排气热回收装置的管温度有可能急剧上升而产生裂纹。
此外,在仅通过操作马达运行的EV模式中,当乘客操作加热器时,发动机可能被操作以增加冷却剂温度,这可能会降低燃料效率。
本公开的背景技术部分中包含的信息仅用于增强对本公开的一般背景的理解,不得视为对该信息构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承认或任何形式的暗示。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各方面旨在提供一种可以防止损坏排气热回收装置的混合动力车辆的冷却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此外,本公开提供一种用于混合动力车辆的冷却系统和控制方法,其被配置为当乘客在仅由操作马达驱动的EV模式下操作加热器时,通过使发动机操作最小化来提高燃料效率。
根据本公开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的一种混合动力车辆的冷却系统可以包括:发动机;驱动马达;主水泵,连接到发动机,并将冷却剂选择性地供应到发动机;冷却管线,散热器设置在冷却管线上,冷却管线与主水泵流体连通;热交换管线,热交换装置设置在热交换管线上,热交换管线与主水泵流体连通;加热器管线,加热器和排气热回收装置设置在加热器管线上,加热器管线与主水泵流体连通;冷却剂控制阀单元,与发动机流体连通,并将冷却剂选择性地供应到冷却管线、热交换管线和加热器管线;旁通管线,连接排气热回收装置的后部和加热器的前部;辅助水泵,将冷却剂从排气热回收装置选择性地供应到加热器的前部;状态测量单元,被配置为测量车辆的操作状态并输出相应信号;以及控制器,被配置为控制发动机、驱动马达、主水泵、冷却剂控制阀单元和辅助水泵的操作。
状态测量单元可以包括:发动机冷却剂温度检测器,被配置为测量发动机的冷却剂温度并输出相应信号;加热器管线冷却剂温度检测器,被配置为测量加热器管线的冷却剂温度并输出相应信号;油温检测器,被配置为测量油温并输出相应信号;大气温度检测器,被配置为测量外部空气温度并输出相应信号;加速踏板检测器,被配置为测量加速器开度并输出相应信号;车辆速度检测器,被配置为测量车辆速度并输出相应信号;以及位置检测器,检测冷却剂控制阀单元的操作并输出相应信号,其中,控制器可以被配置为根据状态测量单元的输出信号来控制冷却剂控制阀单元的操作,以调节在冷却管线、热交换管线和加热器管线中的冷却剂供应和冷却剂供应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起亚株式会社,未经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起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64777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功率半导体模块
- 下一篇:半导体装置和包括该半导体装置的数据存储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