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塑料异型材挤出用窗型快速试制模具有效
| 申请号: | 202210645307.1 | 申请日: | 2022-06-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0570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22 |
| 发明(设计)人: | 柯友军;何浩;周正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九江龙昌塑胶电子实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9C45/26 | 分类号: | B29C45/26;B29C45/27;B29C45/73;B29C45/40;B29C33/76 |
| 代理公司: | 北京鼎德宝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823 | 代理人: | 杜昊燃 |
| 地址: | 332200 ***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塑料 异型 挤出 用窗型 快速 试制 模具 | ||
1.一种塑料异型材挤出用窗型快速试制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静模座结构(1),所述静模座结构(1)的底部安装有动模座结构(5),且动模座结构(5)的内部安装有顶升结构(6),同时静模座结构(1)内部设置有复合冷却结构(3),并且静模座结构(1)的模腔(12)内部设置有异型材产品(4),静模座结构(1)的上模具(11)上安装有浇口(13),且上模具(11)通过其底部的导杆(2)插接在下模具(53)上开设的导槽中;
复合冷却结构(3),所述复合冷却结构(3)的上盘管(32)包裹在模腔(12)的外侧,且上盘管(32)的一端与冷却液进口(31)固定连接,同时上盘管(32)远离冷却液进口(31)的一端与注液管(33)固定连接;注液管(33)的底部设置有注液连通槽(34),且注液连通槽(34)的右侧与连通管(35)连通设置;
动模座结构(5),所述动模座结构(5)的内部安装有顶升结构(6),且动模座结构(5)的下模具(53)内部开设有安装腔(56),同时安装腔(56)的内部安装有升降板(54),升降板(54)的表面固定设置有固定座(52),且固定座(52)上安装有模芯(51);
顶升结构(6),所述顶升结构(6)的连杆(61)上端与升降板(54)的底部铰接,且连杆(61)远离升降板(54)的一端与被动块(64)铰接,同时被动块(64)的右侧安装有驱动块(66),驱动块(66)的底部与顶柱(67)固定连接,且顶柱(67)的底部固定在模具的底座上,同时模具的底座上安装有两组液压缸(59),并且模具的底座表面通过支撑限位柱(58)与工作台(57)底部固定;
所述静模座结构(1)包括上模具(11)、模腔(12)、浇口(13)和流道(14),且浇口(13)的底部开设有流道(14),流道(14)的剖面为“T”形设置,同时流道(14)与模腔(12)连通设置;
所述复合冷却结构(3)包括冷却液进口(31)、上盘管(32)、注液管(33)、注液连通槽(34)、连通管(35)、冷却分管(36)、冷却支管(37)和排液通道(38),且上盘管(32)与冷却分管(36)之间通过注液管(33)、注液连通槽(34)、连通管(35)进行连通,冷却分管(36)的左端安装有连通通道,且连通管(35)与连通通道之间设置有橡胶圈;
所述注液连通槽(34)和连通管(35)开设在下模具(53)的左上侧,且注液连通槽(34)与注液管(33)的尺寸相适配,同时注液管(33)插接在注液连通槽(34)的内部,注液管(33)的外侧安装有密封圈;
所述冷却分管(36)在固定座(52)的内部均匀开设有多组,且固定座(52)的表面均匀安装有多组模芯(51),同时每一组模芯(51)内部均开设有冷却支管(37),冷却支管(37)与冷却分管(36)连通设置,且位于最右侧的冷却分管(36)与排液通道(38)连通设置,同时排液通道(38)远离冷却分管(36)的一端与冷却液出口连通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塑料异型材挤出用窗型快速试制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模座结构(5)包括模芯(51)、固定座(52)、下模具(53)、升降板(54)、导向柱(55)、安装腔(56)、工作台(57)、支撑限位柱(58)和液压缸(59),且液压缸(59)的活塞杆与工作台(57)固定连接,同时工作台(57)两侧的开孔中插接有立柱。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塑料异型材挤出用窗型快速试制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腔(56)的内壁上安装有导向柱(55),且导向柱(55)插接在升降板(54)端部开设的导向孔中,同时安装腔(56)的内部安装有顶升结构(6),安装腔(56)内部的模芯(51)、固定座(52)和升降板(54)为升降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塑料异型材挤出用窗型快速试制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升结构(6)包括连杆(61)、复位弹簧(62)、限位杆(63)、被动块(64)、限位块(65)、驱动块(66)和顶柱(67),且驱动块(66)通过被动块(64)、连杆(61)对升降板(54)进行驱动升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九江龙昌塑胶电子实业有限公司,未经九江龙昌塑胶电子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645307.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