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远程轨道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10645293.3 | 申请日: | 2022-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5212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16 |
发明(设计)人: | 曹江萍;余真;张云嫦;李刚;李建钢;赫玉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测试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61K9/10 | 分类号: | B61K9/10;B61D15/12;E01H8/10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31 | 代理人: | 王文娇 |
地址: | 610021***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远程 轨道 检测 装置 | ||
1.一种远程轨道检测装置,其结构包括:主监测装置(1)、主机箱(2)、指引灯组(3)、轨道轮装置(4)、底板装置(5)、动力箱(6),所述轨道轮装置(4)设于动力箱(6)两侧且与动力箱(6)锁接,所述动力箱(6)下方设有底板装置(5),所述底板装置(5)与动力箱(6)扣接,其特征在于:
所述动力箱(6)前侧电连接有指引灯组(3),所述动力箱(6)上方设有主机箱(2),所述主机箱(2)中部嵌入有主监测装置(1);
所述主监测装置(1)包括轴杆(10)、主摄模组(11)、摆臂(13)、电机仓(15)、活动套板(17)、限位挡板(19),所述主摄模组(11)设于摆臂(13)上方且与摆臂(13)锁接,所述摆臂(13)下方设有轴杆(10),所述轴杆(10)外侧设有活动套板(17),所述活动套板(17)与轴杆(10)扣接,所述轴杆(10)内侧边设有电机仓(15),所述活动套板(17)两侧设有限位挡板(19),所述限位挡板(19)锁接于电机仓(15)外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远程轨道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装置(5)包括滑槽架(A)、保护盖板(B)、固定板(D)、下监测模块(F)、推杆装置(G)、上支撑板(H),所述推杆装置(G)设于固定板(D)下方且与固定板(D)锁接,所述固定板(D)内侧与上支撑板(H)固定连接,所述上支撑板(H)中部嵌入有滑槽架(A),所述滑槽架(A)中部设有下监测模块(F),所述上支撑板(H)下端设有保护盖板(B),所述保护盖板(B)与上支撑板(H)扣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远程轨道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监测模块(F)包括底摄像头(F2)、配合滑杆(F4)、外滑套(F6)、缓冲管组(F8),所述缓冲管组(F8)设于外滑套(F6)左右两侧且与外滑套(F6)扣接,所述外滑套(F6)中部嵌入有底摄像头(F2),所述外滑套(F6)上方设有配合滑杆(F4)。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远程轨道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杆装置(G)包括应力盘(G1)、安装板(G3)、收纳管(G5)、弹簧杆(G7)、接触板(G9),所述接触板(G9)设于应力盘(G1)外侧且与应力盘(G1)锁接,所述应力盘(G1)内侧设有弹簧杆(G7),所述弹簧杆(G7)内侧设有收纳管(G5),所述收纳管(G5)与弹簧杆(G7)间隙配合,所述收纳管(G5)上方设有安装板(G3),所述安装板(G3)与收纳管(G5)锁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远程轨道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所述接触板(G9)前面设有多组凸出的颗粒,并且主体为钢铁材料制成,能够对于前端未知的障碍物进行分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远程轨道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摄模组(11)的活动区间为30至150度。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远程轨道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管组(F8)为橡胶材料包裹,为其外滑套(F6)两端提供滑动时候的缓冲。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远程轨道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合滑杆(F4)上端设有对应的伺服电机组,并且为可独立控制的活动单元,与电机仓(15)皆可通过远程控制器进行单独控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测试技术研究院,未经中国测试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645293.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