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面磨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0643878.1 | 申请日: | 2022-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1417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8 |
发明(设计)人: | 梁国春;魏海江;张靖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精卫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7/10 | 分类号: | B24B7/10;B24B27/00;B24B41/00;B24B41/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博雅睿泉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42 | 代理人: | 吴秀娥 |
地址: | 261000 山东省潍坊市高新区汶泉发展区***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面 磨削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面磨削装置,包括:机体,机体设有上料工位、磨削工位和翻转工位;转运组件,转运组件设于机体,转运组件包括托盘;磨削组件,磨削组件设于机体且与磨削工位的位置相对应,在托盘处于磨削工位的情况下,磨削组件对托盘上的待磨削件进行磨削;翻转组件,翻转组件设于机体且与翻转工位的位置相对应,在托盘处于翻转工位的情况下,翻转组件获取托盘上的待磨削件,并将待磨削件翻转后放至托盘。根据本申请的双面磨削装置,通过采用翻转组件对待磨削件进行翻面,实现了对待磨削件在单台设备上进行双面磨削,提升了生产效率,并且降低了生产成本。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磨削加工设备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双面磨削装置。
背景技术
在磨削加工行业内,目前通常需要采用多台设备完成对单个物体的双面磨削,由一台机器负责磨削物体的正面,通过手动翻面,再由另一台机器磨削物体的反面,多台设备磨削导致生产成本增加,手动翻面影响生产效率,且人工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双面磨削装置,实现了自动翻面,降低了生产成本,并且提高了生产效率。
根据本发明的双面磨削装置,包括:机体,所述机体设有上料工位、磨削工位和翻转工位;转运组件,所述转运组件设于所述机体,所述转运组件包括托盘,所述托盘在所述上料工位、所述磨削工位和所述翻转工位之间可切换以承载并转运待磨削件;磨削组件,所述磨削组件设于所述机体且与所述磨削工位的位置相对应,在所述托盘处于所述磨削工位的情况下,所述磨削组件对所述托盘上的所述待磨削件进行磨削;翻转组件,所述翻转组件设于所述机体且与所述翻转工位的位置相对应,在所述托盘处于所述翻转工位的情况下,所述翻转组件获取所述托盘上的所述待磨削件,并将所述待磨削件翻转后放至所述托盘。
可选地,所述上料工位与所述翻转工位相对设置,所述磨削工位设于所述上料工位与所述翻转工位之间。
可选地,所述磨削工位为两个,两个所述磨削工位相对设置,且两个所述磨削工位位于所述上料工位和所述翻转工位之间连线的两侧,每个所述磨削工位分别设有一个所述磨削组件。
可选地,所述转运组件包括:转盘,所述转盘绕其自身的轴线可转动地设于所述机体,所述托盘为四个,四个所述托盘沿所述转盘的周向间隔开均匀设于所述转盘,在一个所述托盘处于所述上料工位的情况下,两个所述托盘分别位于两个所述磨削工位,另一个所述托盘位于所述翻转工位。
可选地,所述托盘设有至少两个间隔开布置的安装部,每个所述安装部分别设有用于吸附所述待磨削件的真空吸附孔。
可选地,所述磨削组件包括:第一支撑柱,所述第一支撑柱设于所述机体;磨盘,所述磨盘位于所述磨削工位上方,且沿所述第一支撑柱的轴向可活动地设于所述第一支撑柱,所述磨盘绕其自身的轴线可转动以磨削所述待磨削件;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与所述磨盘连接以驱动所述磨盘。
可选地,所述磨削组件还包括: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与所述第一支撑柱的上端固定连接;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二支撑板沿所述第一支撑柱的轴向方向可活动地设于所述第一支撑柱,所述第二支撑板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下方;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第一驱动件,所述第一驱动件与所述第一支撑板和所述第二支撑板连接以驱动所述第二支撑板活动;第二驱动件,所述第二驱动件设于所述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二驱动件与所述磨盘连接以驱动所述磨盘绕其自身的轴线转动。
可选地,每个所述托盘分别绕其自身的轴线可转动,且所述托盘的旋转方向与所述磨削组件的磨削方向相反。
可选地,所述翻转组件包括:第二支撑柱,所述第二支撑柱设于所述机体;第一吸附件,所述第一吸附件设于所述第二支撑柱且位于所述翻转工位上方,所述第一吸附件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可翻转;第二吸附件,所述第二吸附件设于所述第二支撑柱且位于所述第一吸附件上方,所述第二吸附件沿所述第二支撑柱的轴向可活动以吸附所述第一吸附件上的所述待磨削件或将吸附的所述待磨削件置于所述托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精卫智能装备有限公司,未经山东精卫智能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64387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