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KC26多肽修饰的牛奶外泌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643259.2 | 申请日: | 2022-06-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8972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3 |
| 发明(设计)人: | 林婷婷;汤勤;孙迪;朱利民;刘勋;赵今稚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医科大学眼科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K47/69 | 分类号: | A61K47/69;A61K47/62;A61K31/555;A61P35/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瑞盛铭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17 | 代理人: | 刘莹 |
| 地址: | 300384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kc26 多肽 修饰 牛奶 外泌体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提出KC26多肽修饰的牛奶外泌体的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医药技术领域。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制备牛奶外泌体,将所得牛奶外泌体添加至溶剂中,得牛奶外泌体溶液;(b)将KC26多肽添加至超纯水中,搅拌,得多肽溶液;(c)将上述牛奶外泌体溶液添加到上述多肽溶液中,反应后,冻干保存,得KC26多肽修饰的牛奶外泌体。本发明以卡铂为细胞毒药物,以牛奶外泌体为载体,以天冬酰胺内肽酶为靶点,三者有机结合,形成“药物‑载体‑靶点”模型,更有利于提高化疗药物的生物利用度,有效降低药物毒性和不良反应,具有很好的抑癌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KC26多肽修饰的牛奶外泌体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视网膜母细胞瘤(Retinoblastoma,RB)是儿童最常见的眼内恶性肿瘤,好发于3岁以下儿童,平均发病年龄仅18个月,约10%~15%的患者可以发生肿瘤转移,严重危害患儿的视功能及生命。我国每年新增患者约为1100例,且84%为眼内期晚期高风险患者。
治疗技术的进步使RB患者能够在保生命的前提下保存眼球(保眼)和视功能。治疗方法主要包括冷冻、激光光凝、全身化疗、眼球摘除术以及通过眼内、球周和眼动脉介入途径的局部化疗等,并且强调多学科综合治疗。
目前,化学治疗(化疗)仍是眼内期RB的一线治疗方法,其有效抑制RB细胞转移,同时减少放射治疗(放疗)的诸多并发症。根据注药途径分为静脉化疗、动脉化疗和玻璃体腔注药化疗。RB化疗面临两大困境:一是药物缺乏靶向性,全身或局部副作用大;二是药物对视网膜下腔或玻璃体腔的肿瘤渗透性差,残存肿瘤细胞成为复发根源。可见,临床仍然缺乏一种积极有效的新型靶向递药系统用于提高化疗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和安全性。
靶向药物递送系统(targeted drug delivery systems,TDDS)是提高化疗效果的重要手段之一。天然细胞来源的外泌体大小约30-150nm,常被用作肿瘤靶向纳米药物递送系统的载体。主要具有以下特征:可以逃避单核吞噬细胞系统的快速清除,甚至可以穿透血脑屏障;磷脂双分子层构成的中空结构使其既可以在膜上装载亲脂性药物,也可以在内部包裹亲水性药物;其生物来源保证了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低免疫原性和低毒性;表面呈现负电为其提供了循环稳定性。然而,天然细胞来源的外泌体生产成本高,操作复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酶敏感的KC26多肽修饰的牛奶外泌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根据天冬酰胺内肽酶可作为肿瘤微环境响应型递药设计及治疗应用靶点的特点,引入天冬酰胺内肽酶敏感的KC26多肽修饰牛奶外泌体,以实现药物靶向作用,提高化疗药物生物利用率。
本发明提出一种KC26多肽修饰的牛奶外泌体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制备牛奶外泌体,将所得牛奶外泌体添加至溶剂中,得牛奶外泌体溶液;
(b)将KC26多肽添加至超纯水中,搅拌,得多肽溶液;
(c)将上述牛奶外泌体溶液添加到上述多肽溶液中,反应后,冻干保存,得KC26多肽修饰的牛奶外泌体。
进一步地,步骤(c)中,所述牛奶外泌体与所述KC26多肽的质量比为1:3。
进一步地,步骤(c)中,所述反应为4℃反应24小时。
进一步地,步骤(b)中,所述KC26多肽与超纯水的比例为36mg:10mL。
进一步地,步骤(a)中,所述牛奶外泌体与溶剂的比例为12mg:1mL;
所述溶剂为甲醇、乙醇、丙醇、尿素、甘油、氢氧化钠或乙酸中至少一种。
进一步地,步骤(a)中,所述牛奶外泌体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1)牛奶第一离心后,去除脂肪球、酪蛋白和碎片,得第一溶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医科大学眼科医院,未经天津医科大学眼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64325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