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透过率氧化物TFT阵列基板在审
申请号: | 202210637226.7 | 申请日: | 2022-06-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2444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9 |
发明(设计)人: | 陈宇怀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华佳彩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62 | 分类号: | G02F1/1362;G02F1/1368;H01L27/12 |
代理公司: | 福州君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5211 | 代理人: | 戴雨君 |
地址: | 3511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透过 氧化物 tft 阵列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透过率氧化物TFT阵列基板,包括基板、第一金属层、栅极绝缘层、有源层、第二金属层、第二绝缘层、第三绝缘层、第三金属层、第四绝缘层、第一电极层、第五绝缘层、第二电极层和触控信号线,所述第一金属层设置在基板的表面,所述第一金属层可作为栅极以及驱动信号线,且栅极上设置有栅极绝缘层,所述栅极绝缘层上设置有源层;相较于现有带有内嵌式触控设计的LCD阵列基板,本发明内嵌式触控阵列基板结构更为紧凑,像素开口率较高,有利于高分辨率面板设计;且TFT源漏极分别采用不用金属层制备,使得连接漏极与像素电极的信号搭接区可以覆盖于TFT有源层上方,减少不必要遮光面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LCD阵列基板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透过率氧化物TFT阵列基板。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是目前主流的显示模式,广泛应用于商业广告、移动显示、家用电视、PC电脑、笔电等领域,液晶屏具有寿命长、体积小、功耗低、画质精细、彩色丰富等优势,目前液晶屏显示已经深入到各行各业以及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液晶显示原理液晶显示器是一种借助于薄膜晶体管驱动的有源矩阵液晶显示器,它主要是以电流刺激液晶分子产生点、线、面配合背部灯管构成画面其工作原理是,在电场的作用下,利用液晶分子的排列方向发生变化,使外光源透光率改变(调制),完成电一光变换,再利用R、G、B三基色信号的不同激励,通过红、绿、蓝三基色滤光膜,以及上下两层偏光层共同作用以完成时域和空间域的彩色重显。
液晶屏是依靠背光源发光,在光线穿透面板时将发生不可避免的光线损耗,如偏光片、液晶、滤光膜、以及阵列薄膜对光线的遮挡等,最终到达人眼的光线强度仅有背光源光强的2~8%左右,造成背光源光线利用率低,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高透过率氧化物TFT阵列基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透过率氧化物TFT阵列基板,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阵列基板结构不透光膜层投影面积大,光线透过率低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透过率氧化物TFT阵列基板,包括基板、第一金属层、栅极绝缘层、有源层、第二金属层、第二绝缘层、第三绝缘层、第三金属层、第四绝缘层、第一电极层、第五绝缘层、第二电极层和触控信号线,所述栅极设置在基板的表面,且栅极上设置有栅极绝缘层,所述栅极绝缘层上设置有源层,且有源层上设置有第二金属层,所述第二绝缘层设置在第二金属层上,且所述第二绝缘层上设置有第三绝缘层,所述第二绝缘层和第三绝缘层上均开设有位置相对应的第一通孔,且第一通孔的底端形成有漏极搭接区,所述第三绝缘层上设置有第三金属层,所述第三金属层的一端通过第一通孔覆盖在有源层上方,所述第三金属层上设置有第四绝缘层,所述第一电极层设置在第四绝缘层上,所述第三金属层的另一端可作为触控信号线以及公共电极信号线,所述触控信号线通过第四绝缘层过孔与第一电极层接触,所述触控信号线可兼备公共电极信号线功能,所述第一电极层上设置有第五绝缘层,所述第四绝缘层和第五绝缘层上均开设有位置相对应的第二通孔并露出第三金属层上表面,所述第二通孔的底端形成漏极像素信号搭接区,所述第二电极层设置在第五绝缘层上,且第二电极层通过第二通孔与第三金属层漏极像素信号搭接区相连,漏极像素信号搭接区与TFT沟道区域在基板上垂直投影面重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华佳彩有限公司,未经福建华佳彩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63722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外壳压花机
- 下一篇:一种运动台的运动轨迹的规划方法及规划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