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富硒绿莓茶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636642.5 | 申请日: | 2022-06-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4738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5 |
发明(设计)人: | 覃桂平;覃国银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家界茅岩河投资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F3/34 | 分类号: | A23F3/34 |
代理公司: | 长沙大珂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36 | 代理人: | 伍志祥 |
地址: | 427000 湖南省张家界市永***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富硒绿莓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茶叶加工方法领域,具体为一种富硒绿莓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在清明前,采摘刚刚发芽出来的莓茶芽孢;S2:将莓茶芽孢萎凋12‑36h;S3:杀青,出锅冷切时风吹10‑15s,摊青18‑24h;S4:于80‑110℃炒制干度达到90‑95%;S5:采用炭火烘焙方式,先60‑80℃敞口烘焙25‑40min,再封闭升温至90‑100℃烘焙8‑15min即可,本发明方法所制备的莓茶整体品质优良,外形条索紧细、卷曲、匀齐,色泽翠绿,汤色亮绿,清香明显,滋味浓醇,回味甘甜,属于高档品质的莓茶,游离氨基酸总量达到2%,黄酮含量达到39%。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茶叶加工方法领域,具体为一种富硒绿莓茶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莓茶,又名青霜古藤茶,生长于武陵山脉、以张家界为核心区域生长的小叶种显齿蛇葡萄植物,也叫小叶种藤茶。该植物含有天然活性成分黄酮,幼嫩茎叶中总黄酮平均含量超过了26%,其中芽尖总黄酮含量最高达43.78%,是所有被发现的植物中黄酮含量最高的植物,被誉为“黄酮之王”。因其加工过程中细胞破碎,细胞中所含的黄酮活性成分渗透至表面而形成一层“白霜”,看起来像发霉俗称霉茶,因霉字不吉利故谐音为莓茶,文人雅士与《茶经》中称之青霜古藤茶故称“青霜古藤茶”。目前富硒绿莓茶的制备方法易造成黄酮活性成分的流失,且茶性较刺激可能会造成饮用后脾胃不适。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富硒绿莓茶的制备方法。
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富硒绿莓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在清明前,采摘刚刚发芽出来的莓茶芽孢;
S2:将莓茶芽孢萎凋12-36h;
S3:杀青,出锅冷切时风吹10-15s;
S4:于80-110℃炒制干度达到90-95%;
S5:先60-80℃敞口烘焙25-40min,再封闭升温至90-100℃烘焙8-15min即可。
进一步地,S1中所述莓茶芽孢的长度为2-6cm。
进一步地,S2中采用室内自然萎凋的方式,萎凋场所四面通风,无阳光直晒,温度为20-25℃,相对湿度为70-80%,期间每隔6h并筛一次。
进一步地,S3中杀青时,先300-320℃滚筒杀青1-2min再蒸汽杀青40-80s。
进一步地,S3中滚筒杀青时的转速为100-200rpm,蒸汽杀青时蒸汽温度为180-200℃。
进一步地,还包括揉捻。
进一步地,所述揉捻在杀青之后。
进一步地,揉捻时,将莓茶芽孢放入揉捻机,揉捻至成条率在60-80%,揉捻时间为40-50min,揉捻后渥堆12-16d。
进一步地,揉捻前以莓茶芽孢质量2-3%的接种量接种复合菌种,所述复合菌种包括肠膜明串珠菌、枯草芽孢杆菌、嗜酸乳杆菌。
进一步地,所述肠膜明串珠菌、枯草芽孢杆菌、嗜酸乳杆菌的质量比为1-3:1:1-3。
肠膜明串珠菌、枯草芽孢杆菌、嗜酸乳杆菌可以直接接种,也可以制成复合菌粉后再接种,复合菌粉的制备方法如下:
分别将肠膜明串珠菌、枯草芽孢杆菌、嗜酸乳杆菌接种于10L MRS肉汤培养基中,于37℃条件下培养24h,然后按3%(V/V)的接种量接种于装液量为50mL/250mL MRS肉汤培养基中,37℃条件下培养24h,得到种子液备用;
将种子液混合后加入发酵培养基中进行发酵培养,得发酵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家界茅岩河投资有限公司,未经张家界茅岩河投资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63664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智能抽油烟机控制系统
- 下一篇:一种方便安装使用的保山猪舍内饮水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