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芯片散热装置及制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635663.5 | 申请日: | 2022-06-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5071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13 |
发明(设计)人: | 李佩笑;杨云春;陆原;裘进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海创微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23/467 | 分类号: | H01L23/467;B81B3/00;B81C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达德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70 | 代理人: | 查薇 |
地址: | 101407 北京市怀柔区雁栖经济***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芯片 散热 装置 制作方法 | ||
1.一种芯片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板、第一悬臂梁、第二悬臂梁和空气通道;
所述空气通道的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均设置在所述基板的上表面,所述空气通道设置在所述基板的内部;
所述第一悬臂梁设置在所述第一开口上,所述第二悬臂梁设置在所述第二开口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芯片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包括第一晶圆和第二晶圆,所述第二晶圆键合在所述第一晶圆下方;
所述空气通道还包括:第一凹槽、第二凹槽和管道;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均设置在所述第一晶圆上;所述管道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凹槽的底部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凹槽的底部连通,且所述管道设置在所述第一晶圆和所述第二晶圆的连接处,其中,所述第一凹槽的开口为所述第一开口,所述第二凹槽的开口为所述第二开口。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芯片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通道还包括: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和孔道;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均设置在所述第一晶圆上;所述孔道设置在所述第二晶圆上,所述孔道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通孔的一端连通,所述孔道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通孔的一端连通,其中,所述第一通孔的另一端为所述第一开口,所述第二通孔的另一端为所述第二开口。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芯片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悬臂梁包括多个压电悬臂梁;所述第一悬臂梁中的每个压电悬臂梁均包括第一电极薄膜、压电薄膜和第二电极薄膜,其中,所述第一电极薄膜设置在所述第一开口上,所述压电薄膜设置在所述第一电极薄膜之上,所述第二电极薄膜设置在所述压电薄膜之上。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芯片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的个数为多个。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芯片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芯片,所述芯片位于所述基板之上,且所述芯片位于所述第一悬臂梁和所述第二悬臂梁之间。
7.一种芯片散热装置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基板上形成空气通道的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其中,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二开口均设置在所述基板的上表面;
在所述第一开口上形成第一悬臂梁,并在所述第二开口上形成第二悬臂梁;
在形成所述第一悬臂梁和所述第二悬臂梁之后,在所述基板的内部形成所述空气通道。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包括第一晶圆和第二晶圆,其中,所述第二晶圆位于所述第一晶圆下方;
所述在基板上形成空气通道的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包括:
在所述第一晶圆中刻蚀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其中,所述第一凹槽的开口为所述第一开口,所述第二凹槽的开口为所述第二开口;
在所述基板的内部形成所述空气通道,包括:
在所述第一晶圆的底部刻蚀第一流道,其中,所述第一流道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凹槽的底部连通,所述第一流道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凹槽的底部连通;
在所述第二晶圆上刻蚀第二流道,其中,所述第二流道的形状与所述第一流道的形状一致,且所述第二流道与所述第一流道相契合;
将所述第一晶圆键合在所述第二晶圆之上,其中,通过所述第一流道和所述第二流道形成管道,通过所述第一凹槽、所述第二凹槽和所述管道形成所述空气通道。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基板上形成空气通道的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包括:
在所述第一晶圆中刻蚀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其中,所述第一通孔的一端为所述第一开口,所述第二通孔的一端为所述第二开口;
所述在所述基板的内部形成所述空气通道,包括:
在所述第二晶圆上刻蚀孔道,其中,所述孔道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通孔的另一端连通,所述孔道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通孔的另一端连通;
将所述第一晶圆键合在所述第二晶圆之上,其中,通过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二通孔和所述孔道形成所述空气通道。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基板的内部形成所述空气通道之后,还包括:
将芯片植球在所述基板之上,且所述芯片位于所述第一悬臂梁和所述第二悬臂梁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海创微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海创微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635663.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离子束刻蚀方法及芯片
- 下一篇:一种隔热保温涂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