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南牡蒿素及其药物组合物和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627416.0 | 申请日: | 2022-06-0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5719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30 |
| 发明(设计)人: | 陈纪军;何小凤;李天泽;耿长安;马云保;张雪梅;黄晓燕;胡敬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C07D311/96 | 分类号: | C07D311/96;C07D493/20;C07D493/10;C07D493/08;C07D307/94;C07C69/738;C07C69/757;C07C67/56;A61P35/00;A61K31/366;A61K31/365;A61K31/215 |
| 代理公司: | 昆明祥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3114 | 代理人: | 马晓青 |
| 地址: | 650201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南牡蒿素 及其 药物 组合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提供南牡蒿素及其药物组合物和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属于药物技术领域。本发明的结构式(I)所示36个倍半萜二聚体,南牡蒿素(arteriopodins,1–36)对人肝癌细胞株HepG2、Huh7和SK‑Hep‑1具有细胞毒活性,能够与可药用载体或赋型剂组成药物组合物,可用于制备抗肝癌药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药物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36个结构新颖的倍半萜二聚体,南牡蒿素(arteriopodins,1–36),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以及以化合物1–36为有效成分的药物组合物在制备抗肝癌的药物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肝癌是全球居第七的常见恶性肿瘤,是一个全球性健康问题,其发病隐匿、进展快、预后差,从而导致死亡率高居全球所有癌症死亡率第三位。以索拉非尼为代表的4个化学合成抗肝癌药物主要作用于受体络氨酸激酶,两个免疫治疗药物纳武单抗和帕姆单抗属PD-1抑制剂,雷莫芦单抗为抗血管生成抑制剂,取得了显著的临床疗效,但易产生耐药性和毒副反应,不能满足临床需求。因此迫切需要开发新型有效的抗肝癌药物。天然产物结构丰富、活性多样,是药物发现的重要源泉,特别是一些化合物在抗肿瘤方面显示了独特的优势。
蒿属(Artemisia)作为菊科(Asteraceae)植物中分布最广、种类最多的一个属之一,为一、二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全世界共380余种,广布于非洲地区和北半球,我国有186种(有82个特有种),44变种,遍布于全国各地。该属植物多具有清热解毒、抗菌消炎、祛风除湿、通经活络、活血和止血等功效。该属中的一些植物如黄花蒿 (A.annua)、艾(A.argyi)、茵陈(A.capillaris)、奇蒿(A.anomala)等是著名的传统中药,常用于治疗疟疾、肝炎、癌症、湿疹、腹泻、跌打损伤和风湿病等疾病。迄今为止,国内外学者已对260余种蒿属植物进行了较深入的化学成分研究,其结构类型涉及单萜、倍半萜及其二聚体、二萜、三萜、黄酮、甾醇等,其中一些化合物具有抗疟疾、抗病毒、抗肿瘤、抗出血、抗凝血、抗氧化和抗溃疡等生物活性。其中倍半萜内酯类是蒿属植物的主要特征成分,其结构类型复杂多样,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特别是它们的抗肿瘤活性,引起了许多药物化学家的广泛关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62741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