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双层隐私过滤机制的居家行为检测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210623727.X | 申请日: | 2022-06-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7341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18 |
发明(设计)人: | 周迎;丁烈云;管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V40/20 | 分类号: | G06V40/20;G06V10/20;G08B2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11569 | 代理人: | 赵兴华 |
地址: | 430074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双层 隐私 过滤 机制 居家 行为 检测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双层隐私过滤机制的居家行为检测方法及系统,具体涉及计算机视觉和模式识别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采用人脸模糊算法对所述未经处理的居家视频进行处理得到模糊后的视频;对所述模糊后的视频进行骨架特征提取操作得到骨架特征信息,并根据所述骨架特征信息生成人体骨架视频和行为识别结果,用户根据行为识别结果和权限查看人体骨架视频或模糊后的视频。本发明可以在保护个人隐私的前提下实现居家老年人的安全监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视觉和模式识别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双层隐私过滤机制的居家行为检测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与家庭空巢化现象日趋严重,如何实现独居老人的安全看护逐渐成为一个社会难题。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衰退和慢性病的困扰容易发生意外情况,尤其是居家独处时因难以得到及时、有效的救助而面临着严重的健康安全威胁。例如,独居老人不慎摔倒致骨折或昏迷,因无法动弹、求救而错过最佳救治时间。
目前,已有多种基于人工智能和物联网技术的室内行为健康检测方案被提出,根据行为数据的收集方式可分为基于环境传感器的方法、基于可穿戴设备的方法和基于计算机视觉的方法。基于环境传感器的检测方法通过分析布设在老人活动空间环境中的大量压力传感器、红外传感器等收集到的数据识别行为,布设成本较高且应有场景受限;基于可穿戴设备的检测方法通常需要在人体的特定部位固定传感器设备来收集老人的运动参数,对老人的日常活动会产生一定干扰,其便捷性与普适性有待提升;而基于计算机视觉的检测方法则是通过摄像头采集人体运动的图像信息,并根据姿态特征判断行为类型,因其具有非接触式监测、图像信息丰富等特点而受到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
然而,基于计算机视觉的居家行为检测方法通常需要借助摄像头全天性地监控老年人的日常生活,并将获取的原始视频图像通过网络或其他方式上传处理,在整个过程中存在个人隐私完全泄露的风险,以牺牲隐私为代价的家庭看护模式很难获得老年人群的广泛接受,尤其是未丧失自主行为能力的老人,所以继续一种可以保护隐私的居家行为检测系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双层隐私过滤机制的居家行为检测方法及系统,可以在保护个人隐私的前提下实现居家老年人的安全监护。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方案:
一种基于双层隐私过滤机制的居家行为检测方法,包括:
获取未经处理的居家视频;
采用人脸模糊算法对所述未经处理的居家视频进行处理得到模糊后的视频;
对所述模糊后的视频进行骨架特征提取操作得到骨架特征信息,并根据所述骨架特征信息生成人体骨架视频和行为识别结果,用户根据行为识别结果和权限查看人体骨架视频或模糊后的视频。
可选的,在所述对所述模糊后的视频进行骨架特征提取操作得到骨架特征信息,并根据所述骨架特征信息生成人体骨架视频和行为识别结果,之后还包括:
根据所述行为识别结果进行安全预警。
可选的,所述对所述模糊后的视频进行骨架特征提取操作得到骨架特征信息,并根据所述骨架特征信息生成人体骨架视频和行为识别结果,具体包括:
对所述模糊后的视频的每一帧进行骨架特征提取,得到每一帧的骨架特征信息;
根据每一帧的骨架特征信息生成人体骨架视频;
对每一帧的骨架特征信息进行行为识别得到行为识别结果。
可选的,所述采用人脸模糊算法对所述未经处理的居家视频进行处理得到模糊后的视频,具体包括:
采用人脸识别算法对所述未经处理的居家视频进行人脸识别得到视频中的人脸;
采用模糊算法对所述视频中的人脸进行模糊得到模糊后的视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科技大学,未经华中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62372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能源电厂辅控和巡视系统联动集成系统
- 下一篇:充电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