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微针制备模具及其制备微针方法和微针制备生产线有效
| 申请号: | 202210618585.8 | 申请日: | 2022-05-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13796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25 |
| 发明(设计)人: | 马永浩;李成国;冷钢;杨健;陈莲华;王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优微(珠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珠海科瑞微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M37/00 | 分类号: | A61M37/00 |
| 代理公司: | 珠海智专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62 | 代理人: | 林丽映 |
| 地址: | 519000 广东省珠海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制备 模具 及其 方法 生产线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微针制备模具及其制备微针方法和微针制备生产线,微针制备模具设有至少两个贯穿型腔的内周壁面的出气口,出气口与毛细管相连通,毛细管的排气口贯穿微针制备模具的外表面设置,至少一个出气口靠近型腔的针基端设置,且至少一个出气口靠近型腔的针末端设置,每一个出气口的最大宽度为0.1微米至50微米之间,填充至型腔内的溶液在型腔的内周壁面上的接触角大于或者等于90°,且溶液的粘度大于或者等于10厘泊。本发明微针制备模具能够制备一体式微针和多段式微针,通用性强,且良品率高,能够自动化大批量制备微针,制备效率高,制备成本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及美容用微针贴的生产制造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微针制备模具、该微针制备模具的制备微针方法以及具有该微针制备模具的微针制备生产线。
背景技术
微针产品上设有微针阵列,药物等有效成分设置于微针阵列的针尖体上,微针阵列的针尖体可刺入作用于皮肤内,在皮肤内安全无痛的形成微米级的药物传输通道,增强皮肤对大分子活性成分及药物的渗透性,从而将针尖体的药物等有效成分有效地输送入皮肤中,安全无痛,实现透皮给药。
由于微针阵列的针尖体本身体积微小,针尖体制备工艺一般为模具制备方式或拉伸制备方式,而拉伸制备方式只能制备出火山形结构针尖体,无法制备其他不同形状结构的针尖体,然而火山形结构针尖体因自身结构局限性会导致其搭载的药物等有效成分含量较低,从而无法满足绝大部分药物的透皮给药量需求。另外,模具制备方式通过将针尖体溶液灌注到模具的微孔内形成微针阵列的针尖体,因模具的微孔可设置成不同形状结构,从而利用模具制备方式制备微针阵列的针尖体在业内更为广泛。
参见图1至图4,现有制备微针阵列的模具在阴模11上设有若干个与微针阵列的针尖体形状相适配的型腔12,每个型腔12具有灌注入口和排气口13,灌注入口位于阴模11的一侧表面且位于型腔12的针基端,排气口13位于阴模11的另一侧表面且位于型腔12的针末端,阴模11具有多个排气口13的表面形成排气面,透气膜覆盖于该排气面上,用于防止液体透过而使气体透过,透气膜在0.001Mpa~0.5Mpa的正压范围内,或在-0.5Mpa~-0.001Mpa的负压范围内,不透水,且具有一定透气量。因此,现有制备微针阵列的模具为了防止液体透过而使气体从排气口13排出,需要增设透气膜以及给予透气膜正压的加压系统或者负压的真空系统,使得制备设备的数量较多,大大增加了微针制备的成本,同时不利于流水线式的大批量生产线,通用性受限,并且在制备生产前需要进行繁琐的透气膜和加压系统或者真空系统调试工序,从而影响制备效率。
多段式微针针尖体至少包括第一溶液14制成的针末端和第二溶液15制成的针基端,多段式微针针尖体的优势在于可以将多种不同药物等有效成分集中搭载到一个微针针尖体上。然而,现有制备微针阵列的模具的排气口13位于阴模11的另一侧表面且位于型腔12的针末端,在进行多段式微针针尖体制备时,在排气口13和透气膜的作用下,第一溶液14可以顺畅地进入填充型腔12的针末端固化成型,此时第一溶液14将排气口13遮挡(如图2所示),则在第二溶液15进入型腔12的针基端时第二溶液15与第一溶液14之间的气体无法排出,第二溶液15便无法完全填充型腔12的针基端并与第一溶液14之间存在裂缝16(如图4所示),脱模时多段式微针针尖体易断裂,良品率较低,进而影响制备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是提供一种良品率高、通用性强、制备效率高且制备成本低的微针制备模具。
本发明的第二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上述微针制备模具的微针制备生产线。
本发明的第三目的是提供一种上述微针制备模具的制备微针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优微(珠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珠海科瑞微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优微(珠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珠海科瑞微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61858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