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口服的氨糖产品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606755.0 | 申请日: | 2022-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1666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9 |
发明(设计)人: | 卢健行;师迎祥;徐艳;卢建智;韩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润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L33/10 | 分类号: | A23L33/10;A23L25/00;A23L19/00;A23L29/30;A23L29/00 |
代理公司: | 池州优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98 | 代理人: | 袁辉志 |
地址: | 2710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口服 产品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口服的氨糖产品,包括内核及其表面的明胶包覆层。其中,所述内核:氨糖或其医学上可接受的盐1~5重量份、黑芝麻粉12~18重量份、甜味剂3~10重量份、琼脂4~9重量份,且通过山楂粉或者山楂提取液作为pH调节剂调节所述内核的pH呈酸性,且所述内核含水率为1.2~4%。本发明的用于口服的氨糖产品以黑芝麻为载体,将氨糖活性成分负载在所述黑芝麻载体上,这种载体具有优异的避光能力,其可以起到很好的防止其中负载的氨糖活性成分的分解,提高氨糖活性成分的稳定性。同时,在服用本发明的这种氨糖产品后,黑芝麻含有的丰富的营养成分可以起到很好的缓冲作用,防止氨糖活性成分可能引起的胃部不适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氨糖口服产品的制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口服的氨糖产品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氨糖是一种天然的氨基单糖,其由葡萄糖的一个羟基被氨基取代形成,易溶于水及亲水性溶剂,氨糖的结构式如下所示:
氨糖是人体关节软骨基质中合成蛋白聚糖所必需的物质,可以刺激软骨细胞产生蛋白多糖,提高软骨细胞的修复能力,抑制损伤软骨的各种酶类或自由基的产生,从而促进软骨基质的修复和重建,延缓骨关节的疼痛。氨糖一般适合中老年人群或者因过度运动或者运动姿势不正确造成关节软骨磨损严重的运动人群。老年人群由于身体代谢技能下降而导致体内氨糖合成不足时,口服氨糖产品是一种有效的途径。然而,氨糖在空气环境中因氧化和光照很容易发生分解的问题,影响氨糖产品的效果。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口服的氨糖产品及其制备方法。该氨糖产品具有口感更加舒适,适用人群更广,促进氨糖成分稳定性的特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公开以下方案。
在本发明的第一方面,公开一种用于口服的氨糖产品,其包括内核以及包覆在该内核表面的明胶包覆层。其中,所述内核包括的组分及其比例如下:氨糖或其医学上可接受的盐1~5重量份、黑芝麻粉12~18重量份、甜味剂3~10重量份、琼脂4~9重量份,且通过山楂粉或者山楂提取液作为pH调节剂调节所述内核的pH呈酸性,且所述内核含水率为1.2~4%。
优选地,所述内核包括的组分及其比例如下:氨糖或其医学上可接受的盐2~3.5重量份、黑芝麻粉14~16重量份、甜味剂5~8重量份、琼脂5~6重量份、水0.6~0.7重量份。
进一步地,所述氨糖的医学上可接受的盐包括:氨基葡萄糖盐酸盐、氨基葡萄糖硫酸盐、氨基葡萄糖盐酸盐硫酸复合盐,如硫酸氨基葡萄糖氯化钠等。
进一步地,所述甜味剂包括:蔗糖、山梨糖醇、甘露糖醇、麦芽糖醇、木糖醇等中的任意一种。
进一步地,所述内核的pH为4~6.5,从而提高内核中氨糖成分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还包括0.5~2.4重量份矫味剂。优选地,所述矫味剂包括水果粉、果汁、牛奶等中的任意一种,其不仅营养丰富,而且可使本发明的氨糖产品口感更好。
进一步地,还包括0.3~0.8重量份防腐剂。优选地,所述防腐剂包括:苯甲酸、苯甲酸钠、山梨酸、山梨酸钾、丙酸钙等中的任意一种,以增加本发明的氨糖产品的存储时间。
进一步地,所述明胶包覆层的厚度在0.2~0.5mm。优选地,所述明胶包覆层中含有其总质量的6~9%的碳酸钙,以便于在服用后使明胶包覆层形成多孔结构,有助于氨糖成分的缓释。
在本发明的第二方面,公开所述用于口服的氨糖产品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所述黑芝麻粉、甜味剂、琼脂加入水中煮沸后熬制成糊状,然后降温至80℃以下后加入氨糖或其医学上可接受的盐均匀混合,并加入所述山楂粉或者山楂提取液调节至pH呈酸性,得到糊状浆料。
(2)将所述糊状浆料冷却成型、切粒、真空干燥,得所述内核,备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润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山东润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60675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