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2, 4-二氟-3, 5-二氯苯胺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598014.2 | 申请日: | 2022-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3558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2 |
发明(设计)人: | 周明杰;孙高杰;王振;宋志臣;董苗苗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金鹏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C209/56 | 分类号: | C07C209/56;C07C211/52 |
代理公司: | 北京恩赫律师事务所 11469 | 代理人: | 刘守宪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开封市***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氯苯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2,4‑二氟‑3,5‑二氯苯胺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2,3,4,5‑四氯苯甲酰氯与氨气或氨水反应得到2,3,4,5‑四氯苯甲酰胺;步骤(2)、将步骤(1)制备得到的2,3,4,5‑四氯苯甲酰胺脱水生成2,3,4,5‑四氯苯甲腈;步骤(3)、将步骤(2)制备得到的2,3,4,5‑四氯苯甲腈与KF反应制备得到2,4‑二氟‑3,5‑二氯苯甲腈;步骤(4)、将步骤(3)制备得到的2,4‑二氟‑3,5‑二氯苯甲腈水解得到2,4‑二氟‑3,5‑二氯苯甲酰胺;步骤(5)、将将步骤(4)制备得到的2,4‑二氟‑3,5‑二氯苯甲酰胺在氧化剂作用下制备得到2,4‑二氟‑3,5‑二氯苯胺。本发明工艺反应条件温和,工艺绿色环保,更利于工业化生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化学领域的合成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2,4-二氟-3,5-二氯苯胺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伏虫隆(Teflubenzuron)是由Celamerck GmbHCo.于1984年开发的苯甲酰脲类杀虫剂,1986年上市,几经收购后,现归于巴斯夫公司。伏虫隆化学名称为1-(3,5-二氯-2,4-二氟苯基)-3-(2,6-二氟苯甲酰基)脲,英文名称为1-(3,5-dichloro-2,4-difluorophenyl)-3-(2,6-d ifluoro benzyl)urea,CAS号:83121-18-0,分子式:C14H6Cl2F4N2O2,分子量:381.11,化学结构式:
参考文献1(CN111995538A,2020-11-27)中公开了目前合成伏虫隆的方法如下。其中使用到一个重要的中间体原料2,4-二氟-3,5-二氯苯胺。
2,4-二氟-3,5-二氯苯胺(2,4-Difluoro-3,5-dichloroaniline),CAS No:83121-15-7,分子式:C6H3NF2Cl2分子量:197.99752,外观通常呈类白色结晶粉末至无色固体,作为农药和医药重要的中间体被广泛应用。
目前,合成2,4-二氟-3,5-二氯苯胺的主要方法是2,4-二氟-3,5-二氯硝基苯在酸性条件下铁粉还原制备得到。反应路线如下:
该方法中使用浓盐酸预蚀还原铁粉后加入2,4-二氟-3,5-二氯硝基苯还原反应,会产生大量的铁泥废弃物,不易处理,造成环境污染。
参考文献2(苯甲酰基脲类杀虫剂伏虫隆的合成,贾建洪等,农药,第44卷,第6期,第263-264,268页,2005-6-30)中公开了2,4-二氟-3,5-二氯硝基苯工艺合成主要路线有:
1、以1,2,4-三氯苯为原料,经硝化、氯化、氟化和还原等步骤制得关键中间体3,5-二氯-2,4-二氟苯胺该路线在三氯苯硝化时存在较多的硝化异构体,而且不易分离,直接影响中间体3,5-二氯-2,4-二氟苯胺的质量,工业化意义不大。
2、以1,2,3,4-四氯苯为原料,经硝化、氟化、还原生产工艺等步骤制得关键中间体3,5-二氯-2,4-二氟苯胺;该路线中硝化反应存在爆炸的危险,此外,也会产生大量的铁泥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
3、以2,4-二氟硝基苯为原料,经氯化、还原合成重要中间体3,5-二氯-2,4-二氟苯胺;该路线没有公开硝化反应步骤,其实,2,4-二氟硝基苯的制备通过2,4-二氟苯进行硝化反应,也存在硝化反应定位效果不好,存在较多硝化异构体的缺陷。
由上可知,现有技术中制备2,4-二氟-3,5-二氯硝基苯过程中都涉及到硝化反应,还原反应等,反应过程中选择性差,污染大,导致2,4-二氟-3,5-二氯苯胺的合成成本高居不下。
因此,本本领域急需要研发一种绿色环保,耗能低,收率高的2,4-二氟-3,5-二氯苯胺的合成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金鹏化工有限公司,未经河南金鹏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9801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