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圆柱电芯合盖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594853.7 | 申请日: | 2022-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6504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5 |
发明(设计)人: | 冉昌林;游浩;蔡汉钢;程汉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逸飞激光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04 | 分类号: | H01M10/04;H01M10/052;H01M10/0587;H01M50/166 |
代理公司: | 北京云嘉湃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78 | 代理人: | 卞永如 |
地址: | 430074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高***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圆柱 电芯合盖 方法 | ||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圆柱电芯合盖方法,基于盖板整形、极耳折弯、极耳折弯检测、盖板矫正、盖板矫正检测、盖板对正、盖板对正检测、合盖的圆柱电芯合盖方法,解决了圆柱电芯合盖工序中合盖失败率高,盖板变形卡死,设备故障率高的技术问题,提高了圆柱电芯合盖的装配精度与良品率,显著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动力电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圆柱电芯合盖方法。
背景技术
动力锂电池作为一种新型功能电池,其具有能量高、电池电压高、工作温度范围宽、贮存寿命长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和通信基站中。现有的圆柱电池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先后进行合盖操作及点焊操作,合盖操作将盖板和筒体的端部对正再将盖板塞入筒体以封闭筒体的开口,点焊操作即为对盖板和筒体的连接处进行焊接。
传统方法通常采用人工分别在两个工位进行合盖操作和点焊操作,装配精度和效率低下,生产成本较高。
现有技术有采用机械装置进行电芯合盖预点焊操作,公开号CN112756939A的专利申请文件中公开了一种圆柱电池合盖点焊机构,包括点焊装置、筒盖对位装置及合盖推紧装置,筒盖对位装置用于调整筒体与盖板之间的相对位置,以使得筒体的中心与盖板的中心对齐,合盖推紧装置设置于筒体的侧面,合盖推紧装置用于将盖板推入筒体,点焊装置设置于筒盖对位装置的一侧,筒盖对位装置上开设有避位缺口,避位缺口朝向筒体的开口端设置,避位缺口用于供点焊装置射出的激光穿过,点焊装置用于对筒体与盖板的连接部位进行焊接操作。所述筒盖对位装置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收紧爪组件,所述收紧爪组件包括固定板、收紧驱动件及多个夹爪块,所述收紧驱动件设置于所述固定板上,所述收紧驱动件远离所述固定板的一侧设置有对位区,所述对位区用于收容筒体及盖板,多个所述夹爪块均与所述收紧驱动件连接,且多个所述夹爪块环绕所述对位区设置,所述收紧驱动件用于驱动各所述夹爪块向所述对位区靠近以与筒体的圆柱面及盖板的圆柱面抵接。
公开号CN113182685A的专利申请文件中公开了圆柱电池的盒盖点焊机构,包括预盒盖总成、盒盖总成、同轴度调整总成、电池转运总成、激光点焊总成,电池转运总成依次穿过预盒盖总成、盒盖总成、激光点焊总成,同轴度调整总成分别位于电池转运总成的两侧;预盒盖总成包括第一定位组件、第一敲击组件、第一三爪定位组件;盒盖总成包括第二定位组件、第二敲击组件、第二三爪定位组件;位于同一侧的第一三爪定位组件和第二三爪定位组件的底部安装在同一同轴度调整总成上。本发明还公开采用圆柱电池的盒盖点焊机构的方法。本发明盖板与铝壳经过定位、初步整形、敲击,保证了盒盖的合格率;能够自动化完成电池转运、电池合盖以及激光点焊,显著提高生产效率。
上述现有技术方案通过夹爪用以与筒体的圆柱面及盖板的圆柱面抵接或进行定位,由于合盖装配精度要求高,速度不能快,导致设备效率低下,同时合盖的成功率低,容易顶伤电池,损坏机构。
公开号CN111477897A的专利申请文件中公开了一种铝壳圆柱锂电池自动组装生产线,包括组装输送线,所述组装输送线上依次设置有极耳揉平工位、贴胶工位、入壳工位、焊接极耳工位、合盖预点焊工位和周边焊工位,极耳揉平工位一侧进料端设置有第一正负极识别机、第一读码机构和第一NG分选单元,极耳揉平工位、贴胶工位、入壳工位、焊接折极耳工位、合盖预点焊工位和周边焊工位之间均通过移栽机对接,所述组装输送线进料端设置有进料输送带。所述合盖预点焊工位上依次设置有合盖前整形单元、合盖对正单元和合盖压紧单元,合盖压紧单元出料端设置有预点焊单元,预点焊单元一端设置有第五NG分选单元。
上述现有技术方案,在合盖前进行合盖初整形、对正、挤压合盖,但是在合盖过程中因盖板与筒体相连接的极片为铝材质,材料较软,易变形,仅进行一次初整形是不能满足合盖工序中盖板与筒体装配精度,机构精度达不到,从而导致设备在合盖时经常卡死,设备故障率高,卡死后维修难度大,且易损坏电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逸飞激光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武汉逸飞激光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9485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芯包胶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