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化学计量学-感官组学的赋香卷烟纸分类识别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587281.X | 申请日: | 2022-05-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6581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30 |
| 发明(设计)人: | 李超;王庆华;范多青;王慧;刘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N30/06 | 分类号: | G01N30/06;G01N30/88;G01N30/86;G01N31/12 |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2 | 代理人: | 段媛媛 |
| 地址: | 650231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化学 计量学 感官 卷烟 分类 识别 方法 | ||
1.一种基于化学计量学-感官组学的赋香卷烟纸分类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对赋香香精样品的致香成分进行定性嗅辨分析;
利用赋香香精样品致香成分的定性嗅辨分析结果,对赋香烟纸、成品卷烟的赋香卷烟纸、燃烧后的赋香卷烟纸和清水样的致香成分进行GC-IMS指纹图谱分析;
基于各类赋香卷烟纸的GC-IMS指纹图谱分析结果,对各类赋香卷烟纸的致香成分进行化学计量学建模分析,分别建立用于对清水样、赋香卷烟纸、成品卷烟的赋香卷烟纸、燃烧后的赋香卷烟纸进行分类的第一模式识别定性鉴别模型、用于对不同规格赋香卷烟纸进行分类的第二模式识别定性鉴别模型、用于对不同卷烟厂成品卷烟的赋香卷烟纸进行分类的第三模式识别定性鉴别模型和用于对不同卷烟厂燃烧后的赋香卷烟纸进行分类的第四模式识别定性鉴别模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化学计量学-感官组学的赋香卷烟纸分类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赋香香精样品的致香成分进行定性嗅辨分析,具体包括:
采用气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联用仪和嗅辨仪,对赋香香精样品的致香成分进行定性嗅辨分析;
根据赋香香精样品致香成分的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串联嗅辨仪的定性分析结果,从赋香香精样品中识别鉴定出致香物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化学计量学-感官组学的赋香卷烟纸分类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用气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联用仪和嗅闻仪,对赋香香精样品的致香成分进行定性嗅辨分析,具体包括:
样品前处理步骤:取精油样品0.5mL于15mL顶空样品瓶中,GC-O-MS备用;使用甲醇溶剂,将精油样品稀释100倍,取1mL稀释液于2mL样品瓶中,LC-MS备用;
萃取和进样:固相微萃取箭头250℃老化15min后,开始吸附萃取:80℃萃取30min,250℃解吸附5min;进样完成后,固相微萃取箭头于250℃老化10min。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化学计量学-感官组学的赋香卷烟纸分类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进行定性嗅辨分析时,LC-MS的气相色谱条件为:
进样口温度:250℃;
程序升温:温度40℃,保持1min;以5℃/min升至150℃,保持1min,以30℃/min升至300℃,保持2min;
载气:He气;
进样方式:不分流进样;
质谱条件为:离子源EI,电子能量70eV,传输线温度250℃,离子源温度230℃,质量范围30~600m/z,利用安捷伦MassHunter Unknows软件,NIST14谱库进行未知物鉴定分析,依据相似度检索;
GC-O的条件:
传输线温度:300℃,嗅辨口温度:100℃;感官评价由3名实验人员在温度为25±2℃,相对湿度50%~60%,空气新鲜,无风的室内进行,评价人员登记全部香气物质存在的时间点,同时对具体属性做出分析,评定结果采取4分制,1分代表最弱,4分代表最强;
MS的参数:
扫描范围:100-1350m/z,离子源气体1:50;离子源气体2:50,帘式气体:35;温度:500℃,离子喷雾电压浮动:5500V-4500V,其中,5500V对应正离子模式,4500V对应负离子模式。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化学计量学-感官组学的赋香卷烟纸分类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赋香香精样品致香成分的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串联嗅辨仪的定性分析结果,从赋香香精样品中识别鉴定出致香物质,具体包括:
采用GC-IMS Library Search V2.2.1定性分析软件,利用内置IMS数据库对样品中致香物质进行定性分析,识别鉴定出的致香物质包括醇类、酚类、酯类、醚类和酮类物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云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87281.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