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细菌外膜囊泡及其在制备先兆子痫治疗药物中的应用有效
| 申请号: | 202210575879.7 | 申请日: | 2022-05-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9003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7 |
| 发明(设计)人: | 刘洋;高兴丽;李淑丽;郭永然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大学 |
| 主分类号: | C12N1/21 | 分类号: | C12N1/21;C12N15/70;C12N15/65;C12N15/31;C12N15/12;A61K31/713;A61K9/50;A61P15/00;A61P9/12;C12R1/19 |
| 代理公司: | 郑州知倍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91 | 代理人: | 李玲玲 |
| 地址: | 450103 河南省郑***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细菌 外膜囊泡 及其 制备 先兆 治疗 药物 中的 应用 | ||
本发明属于纳米药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细菌外膜囊泡及其在制备先兆子痫治疗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的细菌外膜囊泡,表面表达有plCSA‑BP目标蛋白,是通过大肠杆菌重组表达载体诱导表达、纯化得到。实验证实,本发明采用基因工程技术构建得到的OMVs,内毒素值低,表达量高,是一种更加安全的OMVs载体。并且,本发明提供的细菌外膜囊泡OMVs能实现对siRNA药物在体内的长效保护作用以及对胎盘的靶向作用,载药后能够有效地减缓子痫进程,在制备抗子痫药物方面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纳米药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细菌外膜囊泡及其在制备先兆子痫治疗药物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妊娠并发症每年影响着数百万妇女,其中一些疾病具有严重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例如先兆子痫(preeclampsia,PE),它是全世界孕产妇及胎儿死亡的主要原因。PE的症状一般包括在怀孕20周以后出现高血压并发蛋白尿、水肿、多器官功能障碍以及胎儿宫内生长受限等,另外还有胎盘缺氧、氧化应激、血管生成失衡、过度炎症和内皮功能障碍等现象发生。如果不及时对孕妇进行干预治疗,病情逐渐发展导致多器官受累,可能会引发子痫、肾功能衰竭、HELLP综合征、胎盘早剥等严重的并发症,对母体和胎儿健康造成极其严重的威胁。
PE是一种与胎盘异常发育密切相关的疾病,目前仍旧没有兼顾安全与疗效的药物用于PE的治疗。例如,临床上常用的PE治疗药物包括如拉贝洛尔、硝苯地平、甘露醇等降压药以缓解高血压的症状;另外还有地西泮、硫酸镁等镇静解痉药物以缓解控制抽搐症状;也常用碳酸氢钠纠正抽搐后的酸中毒或者通过终止妊娠的方法保障母亲的生命安全。
但是,上述药物和治疗手段主要以预防和控制病情发展和恶化为主,没有从根源去治疗PE。并且PE患者即使在分娩后,仍有发生高血压,心肌病和长期肾脏疾病等产后并发症的可能。新生命的诞生与人类的未来息息相关,因此研发一种从根源上有效控制治疗PE,并且对产妇及胎儿毒副作用小的药物对人类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基于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细菌外膜囊泡,其能够有效负载siRNA药物,主动胎盘靶向递送siRNA药物,有效治疗先兆子痫(PE)的同时更大程度地减少副作用。
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细菌外膜囊泡在制备先兆子痫治疗药物中的应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细菌外膜囊泡,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细菌外膜囊泡,所述细菌外膜囊泡是通过大肠杆菌重组表达载体诱导表达、纯化得到,细菌外膜囊泡的表面表达有plCSA-BP目标蛋白;所述大肠杆菌重组表达载体,含有如SEQ ID NO.1所示的核苷酸序列,表达载体在构建时,是将InaXN冰核蛋白、sfGFP绿色荧光蛋白和plCSA-BP目标蛋白的编码基因构建成重组质粒后,转入减毒大肠杆菌得到。
现有研究表明,PE患者体内高表达的生长阻滞和DNA损伤45α基因(Growth arrestand DNA damage-inducible 45alpha,Gadd45α),其同时参与多种PE关键因子的调控,因此本发明考虑是否能够通过靶向调控Gadd45α的表达来实现多种因子共同作用以治疗PE。
siRNA是一种能靶向核酸的高效治疗药物,但极易降解、难以跨膜等缺点极大地限制了其临床应用。基因工程技术的进步使得利用工程化细菌外膜囊泡(OMVs)实现主动胎盘靶向递送siRNA药物成为了可能。
基于上述构想,本发明首创性地设计构建了一种具有主动胎盘靶向性的减毒工程化细菌外膜囊泡用于递送针对Gadd45α的siRNA药物以治疗PE,以期实现有效治疗PE的同时更大程度地减少对产妇与胎儿的副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大学,未经郑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7587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