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加筋加固浸水路基的施工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210575874.4 | 申请日: | 2022-05-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9094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24 |
| 发明(设计)人: | 杨广庆;杨荣博;许忠印;张孟强;邱文利;徐鹏;何勇海;蒲昌瑜;王志杰;刘伟超;王贺;李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石家庄铁道大学;河北雄安京德高速公路有限公司;河北省高速公路京雄管理中心;河北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1C3/00 | 分类号: | E01C3/00;E01C3/04;E01C3/06;E02D17/20;E02D5/76;E02D3/00;E02D3/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有限公司 11386 | 代理人: | 程虹 |
| 地址: | 050043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加固 浸水 路基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加筋加固浸水路基的施工方法,属于路基加筋加固和边坡防护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加筋加固浸水路基的边坡渗流破坏、耐久性差的问题。该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提供一路基,在地基上形成垫层;形成路堤,在形成路堤过程中,在路堤中形成加筋层;在路堤坡面形成防护层,在路堤顶面形成加固层;在加固层上形成路床,得到加筋加固浸水路基;垫层、加固层和防护层围成用于容纳路堤的容置空间,容置空间的内壁设置透水土工布。本发明的加筋加固浸水路基的施工方法可用于道路施工。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路基加筋加固和边坡防护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加筋加固浸水路基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常规路堤由于容易受到水流侵袭导致变形沉降或垮塌,难以用于浸水路段中。浸水路基是指路堤本体一侧或两侧经受长期或季节性浸水的路堤,浸水路基除需要具有荷载的能力,还要承受水位变化和水流及波浪的冲击作用。
现有技术中,浸水路基的施工方式大多在路堤边坡采用防渗膜、钢筋混凝土面板和石笼铺砌处理,但是,此种处理方式仅适用于表层的防渗处理,无法解决边坡渗流破坏的问题,而且石笼防护也存在耐久性差的问题。
此外,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建筑垃圾不断增多,这些建筑垃圾的堆放不仅占用场地大,会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还存在后续降解处理的问题,对环境影响较大。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分析,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加筋加固浸水路基结构及施工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浸水路基的边坡渗流破坏、耐久性差、建筑垃圾对环境影响较大中的至少一个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主要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加筋加固浸水路基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提供一路基,在地基上形成垫层;
形成路堤,在形成路堤过程中,在路堤中形成加筋层;
在路堤坡面形成防护层,在路堤顶面形成加固层;
在加固层上形成路床,得到加筋加固浸水路基;
垫层、加固层和防护层围成用于容纳路堤的容置空间,容置空间的内壁设置透水土工布。
进一步地,形成路堤,在形成路堤过程中,在路堤中形成加筋层包括如下步骤:
采用水平分层填筑、分层碾压方式,形成路堤直至水位线以上1.0m,在形成路堤过程中,在路堤中形成加筋层,得到路堤和加筋层。
进一步地,在土工格室内填充透水料分别形成垫层、加固层、防护层和加筋层。
进一步地,加筋加固浸水路基还包括设于路堤坡脚的混凝土基础,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提供一路基,在路堤坡脚位置的地基上开挖基础槽,在基础槽中从下至上立模分层浇筑混凝土基础;
当混凝土基础浇筑至路堤底面时,在路堤底面铺设垫层的下表面透水土工布,在垫层的下表面透水土工布上铺设、张拉、固定垫层的土工格室,在垫层的土工格室内填充垫层的透水料并夯拍密实;
继续浇筑混凝土基础,在垫层的土工格室上铺设垫层的上表面透水土工布,得到垫层;
继续浇筑混凝土基础至混凝土基础的目标高度,得到混凝土基础。
进一步地,混凝土基础的底面在地基中的埋置深度大于冻结线深度,两者的深度差为0.5~0.6m。
进一步地,加筋加固浸水路基还包括锚杆;
锚杆穿过防护层的土工格室、防护层的透水土工布、路堤后与加筋层固定连接;
防护层、加筋层和锚杆构成的形状为三角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石家庄铁道大学;河北雄安京德高速公路有限公司;河北省高速公路京雄管理中心;河北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石家庄铁道大学;河北雄安京德高速公路有限公司;河北省高速公路京雄管理中心;河北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7587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