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非对称荷载软岩蠕变-渗流试验装置与试验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567974.2 | 申请日: | 2022-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7810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0 |
发明(设计)人: | 王涛;张欢;杨雪林;赵涛;张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原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12 | 分类号: | G01N3/12;G01N3/04;G01N15/08 |
代理公司: | 太原晋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4110 | 代理人: | 杨斌华 |
地址: | 030024 ***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对称 荷载 软岩蠕变 渗流 试验装置 试验 方法 | ||
一种非对称荷载软岩蠕变‑渗流试验装置与试验方法,属于煤岩体力学技术领域,可解决现有技术难以实现非对称荷载煤岩蠕变‑渗流耦合试验,包括非对称荷载蠕变施加装置、围压加载装置、瓦斯压力加载装置和监测装置,本发明创新性的借助双杠杆原理实现煤岩试样恒定非对称荷载施加,可开展煤岩蠕变‑渗流耦合试验,弥补了现有研究中非对称荷载蠕变‑渗流耦合试验装置的空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煤岩体力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非对称荷载软岩蠕变-渗流试验装置与试验方法。
背景技术
瓦斯抽采实践表明,受蠕变-渗流耦合影响,同一煤层钻孔在浅部可长时间抽采高浓度瓦斯,但到深部瓦斯抽采浓度会很快降低到5%以下。深部开采瓦斯高效抽采的实现离不开抽采钻孔周边煤体蠕变-渗流规律的研究。受开挖工程的影响,煤层常受到非对称荷载的作用,非对称荷载可能会加速瓦斯抽采钻孔的蠕变变形,导致抽采钻孔在未充分发挥作用之前即失效,难以实现瓦斯的高效抽采。目前,针对非对称荷载作用下煤体蠕变-渗流耦合规律方面的研究鲜见报道,究其原因是非对称荷载蠕变-渗流耦合试验装置的缺失。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难以实现非对称荷载煤岩蠕变-渗流耦合试验,提供一种非对称荷载软岩蠕变-渗流试验装置与方法,该试验机具有成本低、操作方便、可长时间稳定的对煤岩试样施加非对称蠕变应力。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非对称荷载软岩蠕变-渗流试验装置,包括非对称荷载蠕变施加装置、围压加载装置、瓦斯压力加载装置和监测装置;
所述非对称荷载蠕变施加装置包括支撑底座,支撑底座的两端分别设有支撑杆Ⅰ和支撑杆Ⅱ,其中,支撑杆Ⅰ的顶端低于支撑杆Ⅱ的顶端,支撑杆Ⅰ和支撑杆Ⅱ的顶端分别设有传压横梁Ⅰ和传压横梁Ⅱ,传压横梁Ⅰ和传压横梁Ⅱ的一端分别穿过支撑杆Ⅰ和支撑杆Ⅱ的顶端,分别通过上螺母和下螺母固定,传压横梁Ⅰ和传压横梁Ⅱ的另一端分别铰接有砝码吊盘Ⅰ和砝码吊盘Ⅱ,传压横梁Ⅰ和传压横梁Ⅱ的下方分别通过传压垫块Ⅰ和传压垫块Ⅱ连接有承压杆Ⅰ和承压杆Ⅱ,其中,传压横梁Ⅰ上设有穿孔,支撑杆Ⅱ和承压杆Ⅱ的顶端分别穿过传压横梁Ⅰ的穿孔,承压杆Ⅰ和承压杆Ⅱ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有承压垫片Ⅰ和承压垫片Ⅱ;
所述围压加载装置包括液压泵和围压腔,围压腔底部与支撑底座连接,围压腔的顶部设有密封盖,围压腔位于支撑杆Ⅰ和支撑杆Ⅱ之间,液压泵通过进油管与围压腔的底部连接,进油管上依次设有开关、调压阀和压力表Ⅱ,围压腔的底部设有出油管,出油管上设有开关,围压腔内放置煤样;
所述瓦斯压力加载装置包括瓦斯气瓶、气体缓冲箱、微孔板Ⅰ、微孔板Ⅱ、微孔板Ⅲ、承压垫块和热缩管,瓦斯气瓶的出气口和气体缓冲箱的进气口通过进气管连接,微孔板Ⅰ和微孔板Ⅱ分别位于煤样的顶端,分别位于承压垫片Ⅰ和承压垫片Ⅱ的下方,气体缓冲箱的出气口通过进气管伸入围压腔内,位于微孔板Ⅰ和微孔板Ⅱ的上方,微孔板Ⅲ位于煤样的底端,承压垫块位于微孔板Ⅲ的下方,承压垫块位于支撑底座上,微孔板Ⅲ的下方设有出气管,热缩管截面呈倒置U型,承压垫片Ⅰ、承压垫片Ⅱ、微孔板Ⅰ、微孔板Ⅱ、微孔板Ⅲ和煤样位于热缩管内,热缩管的底部与承压垫块相交,瓦斯气瓶和气体缓冲箱的进气管上依次设有开关Ⅰ、调压阀、减压阀、开关Ⅱ和压力表Ⅰ,出气管上依次设有压力表、开关和流量计;
所述监测装置包括传感器和数据采集器,传感器通过耦合剂与热缩管黏贴,传感器通过导线与数据采集器连接,导线从支撑底座的底部穿过。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杆Ⅰ和支撑杆Ⅱ的一端分别与支撑底座通过螺纹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承压杆Ⅰ和承压杆Ⅱ与承压垫片Ⅰ和承压垫片Ⅱ分别通过螺纹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杆Ⅰ和支撑杆Ⅱ分别包括支撑连接杆Ⅰ和支撑连接杆Ⅱ,支撑连接杆Ⅰ的一端和支撑连接杆Ⅱ的一端铰接。
进一步地,所述承压杆Ⅰ和承压杆Ⅱ分别包括承压连接杆Ⅰ和承压连接杆Ⅱ,承压连接杆Ⅰ的一端和承压连接杆Ⅱ的一端铰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原理工大学,未经太原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6797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