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核壳型硅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210567480.4 | 申请日: | 2022-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4348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2 |
发明(设计)人: | 梁金;梁慧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烯源谷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4/36 | 分类号: | H01M4/36;H01M4/38;H01M4/48;H01M4/485;H01M4/58;H01M4/583;H01M10/0525;B82Y30/00;B82Y40/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壹舟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31 | 代理人: | 欧志明 |
地址: | 213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核壳型硅碳 复合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一种核壳型硅碳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其内核为包括硬碳、无定形碳和硅基材料组分的复合材料,外壳为快离子导体;以核壳型硅碳复合材料的总重量为100%计,所述外壳的质量百分比为1%-10%;以内核的总重量为100%计,硬碳的质量百分比为50%-90%,硅基材料的质量百分比为5%-40%,余量为无定形碳;其中,所述硅基材料为氧化亚硅和硅粉的混合物,二者质量比为1:0.02-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壳型硅碳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快离子导体为LixNyWz,其中,1.5≥X≥0.5,1.5≥Y≥0.5,3≥Y≥0.5,N选自Ni、Co、Mn、Al、Cr、Fe、Mg、V、Zn和Cu元素中的一种;W选自SiO4-、SO42-、MoO42-、PO43-、TiO32-和ZrO43-中的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壳型硅碳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硅基材料氧化亚硅和硅粉的粒径比为1-5:1,所述氧化亚硅的粒径为0.5-2μm。
4.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核壳型硅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制备内核:将氧化亚硅、硅粉和硅烷偶联剂分散于有机溶剂中,混合、喷雾干燥,所得固体材料加入至淀粉水溶液中,混合、喷雾干燥,之后在惰性气氛下碳化,得到内核;
包覆外壳:通过原子气相沉积法在内核的表面沉积快离子导体,得到核壳型硅碳复合材料。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备内核时,各原料按以下质量比加入,氧化亚硅:硅粉:有机溶剂:硅烷偶联剂:淀粉=50:1-10:100-500:1-10:800-1200。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亚硅和硅粉的粒径比为1-5:1,所述氧化亚硅的粒径为0.5-2μm。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硅烷偶联剂选自双(3-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偶联剂)二硫化物、双(3-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偶联剂)二硫化物、双(3-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偶联剂)四硫化物、3-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3-巯丙基三乙氧基硅烷、3-巯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3-巯丙基甲基二乙氧基硅烷、3-巯丙基乙氧基二(十三烷基五聚乙醚基)硅烷、3-巯丙基乙氧基二(丙基六聚丙醚基)硅烷、3-己酰基硫代-1-丙基三乙氧基硅烷、3-辛酰基硫代-1-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和3-辛酰基硫代-1-丙基乙氧基(2-甲基-1,3-丙二醇亚基)硅烷中的至少一种。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溶剂选自四氯化碳、N-甲基吡咯烷酮、二甲苯和环己烷中的至少一种。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原子气相沉积法具体为:将反应室抽真空到50-100toor,加热到温度为100-300℃,将快离子导体气化,在氮气携带下以10-100sccm的流速脉冲进入反应室,快离子导体吸附在内核的表面,直到反应室的气压达到5-20toor,保持1-120s,实现快离子导体的包覆。
10.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壳型硅碳复合材料作为电池负极材料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烯源谷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常州烯源谷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67480.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