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炼钢环境下除尘通风竖井的模块化安装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562841.6 | 申请日: | 2022-05-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6129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30 |
| 发明(设计)人: | 房政;郑治飞;张俊;杨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4G21/16 | 分类号: | E04G21/16;E04F17/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智则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73 | 代理人: | 李凯 |
| 地址: | 24306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炼钢 环境 除尘 通风 竖井 模块化 安装 方法 | ||
1.一种用于炼钢环境下除尘通风竖井的模块化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通风竖井(1)分为下段(2)和上段(3);
通风竖井(1)整体高为A,安装位置在加料跨屋面梁(4)上,加料跨屋面梁(4)标高为h,为便于组对及吊装,在标高B处进行分段,将通风井分成上段(3)和下段(2),下段(2)的高度为m,上段(3)的高度为n,后整体上利用塔吊(5)进行整体安装,其中A=m+n,BhA;
步骤二、现场地面分段组装;
a.下段(2)的组装:通风竖井(1)包括立柱一(8)、柱间支撑一(9)和上框架;
将下段(2)分成9片,每片跨距6m,立柱一(8)设置有多组且呈矩形分布,在相邻的立柱一(8)之间连接有柱间支撑一(9),每三片组对成一个整体,将柱间支撑一(9)在地面进行组对;
同时,控制好立柱一(8)垂直度以及上框架的对角线,再安装两片之间的连接梁,待整个下段(2)组装完成后进行吊装,吊装前应对整个上框架进行加固,保证吊装的安全性;
b.上段(3)的组装;将通风竖井(1)的上段(3)在标高P处,分成下框架和位于上部的气楼(6)两部分分别组对,且PB,气楼(6)的高度大于n,组装时要重点控制好下框架对角线的偏差,待下部看下框架和气楼(6)分组组装好后,再在地面将其组装成一个整体进行吊装;
步骤三、模块化吊装;
根据塔吊(5)选好的吊装参数,先吊装通风竖井(1)的下段(2),固定牢靠后,再进行通风竖井(1)的上段(3)安装;吊点设置在距顶面1/3高度处,采用六点吊装,即四个转角处为主吊点,中部设辅助吊点,用手拉胡芦(7)进行调节;下部采用钢丝绳和调整倒链进行加固,控制上部的对角线尺寸,控制变形的产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炼钢环境下除尘通风竖井的模块化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步骤二内:为便于组装将通风竖井(1)的下框架先分别组对成两片,再用吊车将两片分别立起,用安全绳进行固定,同时,控制好立柱一垂直度以及框架的对角线,再安装两片之间的连接梁,待整个下段(2)组装完成后进行吊装,吊装前应对整个框架进行加固,保证吊装的安全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炼钢环境下除尘通风竖井的模块化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二内,下框架对角线误差值控制在10mm以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炼钢环境下除尘通风竖井的模块化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步骤一中,A为32米,m为12米,n为20米,B为52.38米,h为40.5米;
在步骤二中,P为67.38米。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炼钢环境下除尘通风竖井的模块化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塔吊(5)的型号为DBQ3000。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用于炼钢环境下除尘通风竖井的模块化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二中,上段(3)包括立柱二(10)和柱间支撑二(11),上段(3)上设置有气楼(6)且高度在20m以上,所述柱间支撑二(11)的顶端安装在气楼(6)内,将通风井上段(3)在标高67.38m处分成框架和气楼(6)两部分分别组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62841.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