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北方吊养牡蛎养殖期间防脱落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0558670.X | 申请日: | 2022-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4752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5 |
发明(设计)人: | 于瑞海;李琪;刘士凯;解承波;李海昆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海洋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K61/60 | 分类号: | A01K61/60;A01K61/54 |
代理公司: | 青岛海昊知识产权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1 | 代理人: | 刘艳青 |
地址: | 2661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北方 牡蛎 养殖 期间 脱落 方法 装置 | ||
1.一种吊养牡蛎养殖期间防脱落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室内育苗车间附有牡蛎苗的栉孔扇贝壳(3),移到室外土池进行中间培育到牡蛎苗0.8~1.0 cm大小,培育期间淘汰死亡和不健康的牡蛎苗及空片,控制栉孔扇贝壳(3)上苗的大小为0.8-1.0cm、和数量为15-20粒;控制栉孔扇贝壳上苗的大小和数量,便于精准夹苗养殖,控制养殖密度;
(2)再将附有牡蛎苗的栉孔扇贝壳(3)夹在牡蛎养成绳上,每根牡蛎养成绳可夹栉孔扇贝壳20-25片,每片附苗量15-20粒牡蛎苗;
(3)将牡蛎苗装至吊养牡蛎养殖期间防脱落装置:在牡蛎养成绳夹苗完成后,把夹苗的养成绳直接放至所述防脱落装置中,养成绳底部与装置底部和坠石系在一起成为一体,装置上部和牡蛎养成绳系好,然后用船运到养殖海区,挂在养殖区筏架的养殖浮绠进行吊养;
(4)牡蛎的养殖期间管理:牡蛎吊养期,根据生长情况和重量,定期增加浮漂,经过6-7个月的养殖达到商品规格即可收获出售或装笼育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吊养牡蛎养殖期间防脱落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吊养牡蛎养殖期间防脱落装置主体为防脱落装置框架(2)和系于该框架上方的吊养牡蛎养成绳(1);所述防脱落装置框架(2)为铁丝围成的一圆柱体形的封闭框架,该框架外覆有聚丙烯网;该防脱落装置框架(2)的内轴线位置贯穿设有吊养牡蛎养成绳(1),该吊养牡蛎养成绳(1)中间夹有多个栉孔扇贝壳(3)、并有锦纶单丝绳(4)固定栉孔扇贝壳(3)、下连有坠石(5),所述坠石(5)置于防脱落装置框架(2)外底侧,用于稳固整体装置;所述防脱落装置框架(2)与吊养牡蛎养成绳(1)之间连有装置吊绳(11)。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吊养牡蛎养殖期间防脱落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脱落装置框架(2)内设有多个铁丝圈(6),用于增强整个装置的稳固性;所述防脱落装置框架(2)的底面内设有铁丝横梁(7),用于支撑防脱落装置框架(2)的底面。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吊养牡蛎养殖期间防脱落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脱落装置框架(2)的侧表面设有聚丙烯网与装置固着绳(9),用于装置间的相互固定;所述防脱落装置框架(2)的底面设有底部装置和养成绳固定绳(10),用于装置底部的进一步固定。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吊养牡蛎养殖期间防脱落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脱落装置框架(2)由直径5-6mm硬的铁丝做成直径为20-25cm高度为2.0-2.2米的圆柱体形圆形框架,中间有直径5-6mm铁丝圈6支撑,底部有6-8根铁丝做成网状横梁7支撑,框架外覆有直径为20-25 cm、孔径为2-3 cm 的聚丙烯网8;聚丙烯网与装置固着绳(9)为10-12根单丝聚乙烯绳;所述底部装置和养成绳固定绳(10)为25-28根单丝的聚乙烯绳;所述装置吊绳(11)是25-28根单丝的聚乙烯绳。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吊养牡蛎养殖期间防脱落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栉孔扇贝(3)在附有牡蛎苗之前进行酸蚀处理,以增强附着效果。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吊养牡蛎养殖期间防脱落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附有牡蛎苗的栉孔扇贝3在培育期间,进行定时振荡处理,以去掉不稳固的牡蛎苗。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吊养牡蛎养殖期间防脱落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使用锦纶单丝绳(4)将栉孔扇贝壳(3)进行固定于养成绳上,使牡蛎苗附着牢固,以防止栉孔扇贝壳(3)的脱落和丢失。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吊养牡蛎养殖期间防脱落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脱落装置每条100米长的养殖浮绠,能够放养150-180个吊绳和防脱落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海洋大学,未经中国海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58670.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