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适用于机动车远程排放监控系统的检测系统及检测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553230.5 | 申请日: | 2022-05-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1061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6 |
| 发明(设计)人: | 卢洋;冯谦;杨妍妍;刘保献;张琳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 |
| 主分类号: | G01N33/00 | 分类号: | G01N33/00;G01M17/007;G01D18/00 |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张博 |
| 地址: | 100048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适用于 机动车 远程 排放 监控 系统 检测 方法 | ||
1.一种检测系统,适用于对机动车远程排放监控系统进行检测,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检测机构(2),可拆卸的安装在机动车(1)上,适用于检测所述机动车(1)的第一数据并采集所述机动车(1)的车辆信息;
手持终端(3),和所述第一检测机构(2)通讯连接,适用于接收所述第一数据及车辆信息;以及
第一平台(4),和所述手持终端(3)通讯连接,适用于接收由所述手持终端(3)发送的所述第一数据及车辆信息,及依据所述车辆信息调用与机动车(1)远程排放监控系统通讯连接的第二平台(5)所采集的第二数据,并将所述第一数据和所述第二数据进行一致性判定,以确定所述机动车(1)远程排放监控系统的有效性;
其中,所述第一数据包括发动机转速、氮氧化物浓度、排气流量、排气温度及数据流中的至少一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检测机构(2)包括:
尾气检测单元,设置于所述机动车(1)的排气管上,适用于检测所述机动车(1)的排放信息;
转速检测单元,设置于所述机动车(1)上,适用于检测所述机动车(1)的发动机转速;
第一车载诊断系统单元,设置于所述机动车(1)上,适用于检测所述机动车(1)的发动机的数据流和/或机动车(1)的故障信息的数据流;以及
第一传输单元,和所述尾气检测单元、转速检测单元、第一车载诊断系统单元及手持终端(3)通讯连接,适用于采集所述排放信息、转速、发动机的数据流及机动车(1)的故障信息的数据流中的至少一个、以生成所述第一数据,并将所述第一数据传输至所述手持终端(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尾气检测单元包括:
氮氧化物检测仪,与所述排气管的排气口连通,适用于检测由所述排气口排出的氮氧化物的浓度;
温度传感器,设置于所述排气管上,适用于检测所述排气管的温度;
流量计,和所述排气管连通,适用于检测所述排气管内的流体的流量;以及
采集模块,和所述氮氧化物检测仪、温度传感器及流量计通讯连接,适用于采集浓度、温度及流量中的至少一个,以生成所述排放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机构还包括定位模块,设置于所述机动车(1)上,适用于获取所述排气管的位置数据。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速检测单元包括发动机转速仪,和所述机动车(1)的点烟器通讯连接,适用于采集所述点烟器的输出电流,以获取所述发动机转速。
6.一种基于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所述的检测系统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将第一检测机构(2)安装在设置有待检的机动车(1)远程检测排放系统的机动车(1)上,并通过手持终端(3)与第一平台(4)建立通讯关系;
通过所述第一检测机构(2)检测所述机动车(1)的第一数据及采集所述机动车(1)的车辆信息,并将所述第一数据及车辆信息上传至所述第一平台(4);
所述第一平台(4)依据所述车辆信息由第二平台(5)调用所述第二数据;以及
所述第一平台(4)对所述第一数据及第二数据进行一致性判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所述第一平台(4)将一致性判定的结果传输至手持终端(3)。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所述第一检测机构(2)检测所述机动车(1)的第一数据及采集所述机动车(1)的车辆信息包括:
发动所述机动车(1)至预设的检测条件;以及
通过所述第一检测机构(2)采集所述机动车(1)的排放信息、转速、发动机的数据流及机动车(1)的故障信息的数据流中的至少一个、以生成所述第一数据,并将所述第一数据传输至所述手持终端(3)。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条件包括所述机动车(1)的冷却液温度大于70摄氏度。
10.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平台(4)对所述第一数据及第二数据进行一致性判定包括:
依据所述第一数据的采集时间对所述第二数据进行选取、并依据时间轴进行数据对齐;
将对齐后的数据进行数据清洗得到数据集;
对数据集进行置信度计算;
对于数据集进行一致性计算;以及
基于一致性计算的结果对所述第一数据及第二数据进行一致性判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未经北京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53230.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吊弦缺陷趋势预测的方法
- 下一篇: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