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聚格蓬酯微囊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549675.6 | 申请日: | 2022-05-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0387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6 |
| 发明(设计)人: | 徐力;褚子菡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芬之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K9/52 | 分类号: | A61K9/52;A61K47/32;A61K31/565;C08F118/12;C08F2/38 |
| 代理公司: | 南京智造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382 | 代理人: | 陈佳佳 |
| 地址: | 210023 江苏省南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聚格蓬酯微囊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一种聚格蓬酯微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1)水相和油相的预处理:
水相:将皂苷添加到去离子水中以形成水相,通过氮气吹扫除去氧气,备用;
油相:将格蓬酯单体,引发剂2-溴异丁酰溴,催化剂三(2-吡啶基甲基)胺和活性分子混入辛酸癸酸甘油三酯中以形成油相,通过氮气吹扫除去氧气,备用;
(2)聚格蓬酯微囊的制备:
将得到的水相和油相混合并在高速搅拌以形成浓乳液,并通过氮气吹扫除去氧气,然后加入溴化亚铜水溶液,混合后补入去离子水重新获得乳液,得到反应混合物;
将反应混合物在搅拌环境下预先低温反应,然后再对其升温至40~65℃恒温反应5~15h,反应结束后得到所述聚格蓬酯微囊。
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聚格蓬酯微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水相中皂苷和去离子水的质量比为0.5~1g:14~15.5g。
3.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聚格蓬酯微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油相中格蓬酯单体,2-溴异丁酰溴,三(2-吡啶基甲基)胺,活性分子和辛酸癸酸甘油三酯的用量比例为:0.01~0.02mol:0.1mmol:0.4mmol:0.3mmol:0.4mol。
4.根据权利要求3中所述的聚格蓬酯微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分子为氟维斯群。
5.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聚格蓬酯微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水相和油相的用量比为25g:15~20g。
6.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聚格蓬酯微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浓乳液、溴化亚铜、乳液的用量比为30~35g:0.02~0.05g:50g。
7.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聚格蓬酯微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搅拌环境下预先低温反应的条件为:在200转/分钟的搅拌环境下,25℃保持0.5~2小时。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制备方法制备的聚格蓬酯微囊,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囊为球形空心结构,微囊的壁材的厚度为10~30nm,微囊直径为5~15μm,破裂强度为2.5~5μN。
9.权利要求8所述的聚格蓬酯微囊在作为活性分子包埋材料中的应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分子为氟维斯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芬之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芬之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49675.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室内花盆
- 下一篇:一种流程型智能制造柔性产线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