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碳化木制作方法及应用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544756.7 | 申请日: | 2022-05-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0074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9 | 
| 发明(设计)人: | 张英财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秦朝木业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7M1/06 | 分类号: | B27M1/06;B27K1/00;B27M3/00 | 
| 代理公司: | 三明市三元区君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68 | 代理人: | 李晓元 | 
| 地址: | 366107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碳化 木制 方法 应用 | ||
(1)本发明涉及木材产品改性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碳化木制作方法及应用,包括(1)坯料入库、(2)坯料干燥、(3)炭化处理、(4)碳化木处理和(5)打包入库,通过本发明得到的碳化木在原有碳化处理工艺的基础上,采用短暂阶梯式的升温方法,可以防止木材在处理过程产生缺陷,同时也可以防止干燥和炭化热处理过程隔条压痕引起的变色对地板表面质量的影响,而又不影响干燥和炭化热处理质量,处理得到的木材质量好,木材出材率更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木材产品改性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碳化木制作方法及应用。
背景技术
速生林木材是可循环再生的工程材料,利用我国丰富的速生林木材资源开发环境友好和可循环利用的木材,对于节能减排、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经济循环体系具有重大的社会意义。碳化木是经过高温炭化技术处理的木材,由于其营养成分被破坏,使其具有较好的防腐防虫功能,由于其吸水官能团半纤维素被重组,使产品具有较好的物理性能,深度炭化防腐木是真正的绿色环保产品,尽管产品具有防腐防虫性能,却不含任何有害物质,不但提高了木材的使用寿命,而且不会在生产过程中使用过程中以及使用后的废料处理对人体、动物和环境有任何的负面影响。深度炭化木在欧洲有接近十年的使用经验,是禁用CCA防腐木材后的主要换代产品。由于木材炭化处理工艺尚在研究阶段,现有工艺处理的木材质量不稳定,容易产生变形的质量问题,而且炭化处理的周期长,大大提高了生产成本,所以急需在原有的工艺上,改良现有工艺技术,保证碳化木产品质量和提高木材出材率。
中国专利文献CN102922580B公开了“一种炭化热处理改良实木地板制造方法”发明专利,炭化热处理改良步骤:是把干燥窑干燥好的木材直接用叉车送进炭化热处理窑里,关闭热处理窑门,同时开启加热和加湿阀门,快速加热加湿直接升温到185~210℃对木材进行热处理改良2~4h,结束后关闭加热采用喷射雾化水方法让木材快速降温至热处理设备内温度120~125℃时,结束喷雾化水和停止加湿,自然降温到窑内40~60℃时即可出窑。上述方案仍然存在着生产时间产品质量和出材率不高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碳化木制作方法及应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碳化木制作方法及应用,包括以下步骤:
(1)坯料入库:选取供应商合格的木料进行入库并锯制成厚度19-24mm锯材;
(2)坯料干燥:检测坯料的含水率,挑出含水率低于8%的第一坯料等待处理,将含水率高于8%的第二坯料进行干燥处理,使其含水率低于8%;
(3)炭化处理:将第一坯料和干燥后的第二坯料放置于炭化热处理窑进行炭化热处理得到碳化木;
(4)碳化木处理:将步骤(3)的碳化木进行侧弯平刨、四面刨得到表面平滑的碳化木,然后将碳化木截断后进行修补和砂光处理;
(5)打包入库:将步骤(4)处理后的碳化木表面刷上油漆后打包入库。
优选地,步骤(2)坯料干燥的方法为:将烘干窑温度调节为85-90℃之间,第二坯料放入烘干炉12-16h后,再将烘干窑温度调节为50-55℃,保温10-12h,然后自然冷却,检测第二坯料含水率,直到含水率低于8%。
优选地,所述炭化处理步骤为第一坯料和第二坯料码好,然后推入炭化处理窑内,密封窑门,关闭炭化处理窑的各气孔,保持窑内温度为185-210℃,间断向窑内喷发水蒸气,使窑内相对湿度保持为100%,持续处理100-300min,然后进行降温处理。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炭化处理的升温速度为9-12℃/h,升温时不断向窑内喷发水蒸气,使窑内相对湿度保持为100%,但窑内温度升至120℃时保持2-4h,然后逐渐升至185-2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秦朝木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福建秦朝木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4475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