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车载雷达运动监测的定点监测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210543346.0 | 申请日: | 2022-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6669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30 |
发明(设计)人: | 汪思保;王一;曹开法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科创中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S13/931 | 分类号: | G01S13/931;G01S13/88;G01S13/86;G01C21/34;H04B17/309;H04Q9/00 |
代理公司: | 湖南正则奇美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105 | 代理人: | 肖美哲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高***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车载 雷达 运动 监测 定点 系统 | ||
1.基于车载雷达运动监测的定点监测系统,应用于环境检测车,所述环境检测车上搭载有车载雷达,其特征在于,包括自主导航模块、污染分析模块、存储模块、巡查分析模块以及信号验证模块;
监测区域内包含若干个监测点;所述车载雷达用于对各个监测点的多种环境数据进行监测,并将监测数据传输至污染分析模块进行污染系数分析;若污染系数W≥污染阈值,则生成治理信号;
当环境检测车途径监测点时,所述巡查分析模块用于采集监测点的治理记录并进行治理系数分析,并将治理系数ZL传输至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用于根据治理系数ZL确定环境检测车的巡查级别,并标记为切换级别;
若切换级别与当前巡查级别不一致,则生成切换指令至自主导航模块;所述自主导航模块用于接收到切换指令切换环境检测车的巡查级别;所述环境检测车包括若干个巡查级别,每个巡查级别对应不同的巡查速度阈值;
所述信号验证模块用于实时验证车载雷达的通信状态,计算得到信号损耗指数LS;判断对应车载雷达的通信状态是否不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车载雷达运动监测的定点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巡查分析模块的具体分析步骤为:
自动从存储模块中获取当前监测点在预设时间段内的治理信息;
统计当前监测点的治理次数为L1,将每次治理的治理时长标记为T1,将对应的治理等级标记为G1;利用公式DL=T1×d1+G1×d2计算得到治理值DL,其中d1、d2均为系数因子;将治理值DL与治理阈值相比较;
统计DL大于治理阈值的次数为P1,当DL大于治理阈值时,获取DL与治理阈值的差值并进行求和得到超治总值CZ,利用公式Cd=P1×a3+CZ×a4计算得到超治系数Cd,其中a3、a4均为比例因子;
将最近一次治理结束时刻与系统当前时间进行时间差计算得到缓冲时长HT,利用公式ZL=(L1×d3+Cd×d4)×HT计算得到当前监测点的治理系数ZL,其中d3、d4为系数因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车载雷达运动监测的定点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染分析模块的具体分析步骤为:
步骤一:获取监测数据,将各项环境参数的数值与数据库中存储的对应环境参数的安全数据进行对比,得到对应环境参数的数据差值;
若对应环境参数的数据差值小于或等于零,则表明对应环境参数不造成环境污染;
步骤二:获取大于零的各环境参数的数据差值,结合数据库中存储的各环境参数对环境的影响因子,计算对应监测点的污染系数并标记为W;
步骤三:将污染系数W与污染阈值相比较,若W≥污染阈值,则生成治理信号;所述污染分析模块用于将治理信号与对应监测点的定位数据一并上传至控制器,控制器接收到治理信号后控制报警模块发出警报,以提醒管理人员及时对该监测点进行治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车载雷达运动监测的定点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治理完成后,由治理人员记录治理信息并上传至存储模块存储;所述治理信息包括治理开始时刻、治理结束时刻以及治理等级,所述治理等级由治理人员根据治理过程中投入的人力物力资源进行评估。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车载雷达运动监测的定点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数据包括空气中SO2、NOx和COx浓度、扬尘信息、噪声信息、风速信息、风向信息、气压信息、温度信息以及湿度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车载雷达运动监测的定点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验证模块的具体验证步骤为:
将信号损耗指数LS与损耗阈值相比较;当监测到LS≥损耗阈值时,自动倒计数,倒计数为D1,D1为预设值;在倒计数阶段继续信号损耗指数LS进行监测,若再次监测到LS≥损耗阈值,则倒计数自动归为原值,重新按照D1进行倒计数;否则,继续倒数;
在倒计数阶段,若LS≥损耗阈值的出现次数达到预设第一数量或者预定比例或者连续出现次数达到预设第二数量时,则生成通信预警指令;以提醒管理人员车载雷达通信状态不佳,建议尽快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科创中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科创中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43346.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