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半导体发光单元和半导体发光器件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543209.7 | 申请日: | 2022-05-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9929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2 |
| 发明(设计)人: | 黄伟;曹宇星;汪洋;李向阳;周威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瑞识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L33/58 | 分类号: | H01L33/5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光明区凤凰街道高***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半导体 发光 单元 器件 | ||
本申请提供一种半导体发光单元和半导体发光器件,该半导体发光单元包括:基板,设置于所述基板上的半导体芯片,覆盖所述半导体芯片的发光面的第一透镜。所述第一透镜具有一出光面,所述第一透镜的出光面的外边缘为椭圆形,所述椭圆具有短轴和长轴。所述第一透镜的出光面的中心点D0和半导体芯片的中心点的连线垂直于半导体芯片所在平面,即所述中心点D0位于基准光轴上。所述第一透镜的出光面上具有D1、D2两个点,所述D1、D2分别为位于短轴、长轴方向上与出光面的中心点D0距离均为L的点。光线从半导体芯片发射,经过出光面上的D1、D2后扩散角度分别为θ1、θ2,且θ2>θ1。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半导体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半导体发光单元和半导体发光器件。
背景技术
半导体发光器件一般由多个阵列的半导体发光单元构成,所述半导体发光单元的照面通常为圆形光斑形状,但是,在不同的使用场合或消费者要求,有时候会需要椭圆形光斑。现有的半导体发光单元一般采用不同的透镜来进行配光,如果采用出光面的边缘轮廓为椭圆形的透镜时,由于椭圆具有长轴和短轴,经过长轴的椭圆边缘离基准光轴远,经过短轴的椭圆边缘离基准光轴近,会导致被照面的照度出现明显的不均匀现象,一般为经过长轴的椭圆边缘附近比经过短轴的椭圆边缘附近暗,进而,很难达到消费者的使用要求。所谓光轴是指光从光源发出,经过透镜的出光面上的点形成光束,光源指向出光面上的点的方向。所述基准光轴是指光从光源发出,经过透镜的出光面上的所有点形成许多条光束,基准光轴是光源指向这些光束中的中心光束在出光面上的点的方向。
为了使照射的区域照度均匀,该如何设计形成均匀照度的椭圆光斑的透镜,则是目前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半导体发光单元和半导体发光器件,旨在实现半导体发光单元形成均匀照度的椭圆光斑的技术效果,本申请提供一种半导体发光单元和半导体发光器件。
本申请提供的半导体发光单元包括:基板,设置于所述基板上的半导体芯片,覆盖所述半导体芯片的发光面的第一透镜。所述第一透镜具有一出光面,所述第一透镜的出光面的外边缘为椭圆形,所述椭圆具有短轴和长轴。
所述第一透镜的出光面的中心点D0和半导体芯片的中心点的连线垂直于半导体芯片所在平面,即所述中心点D0位于基准光轴上。所述第一透镜的出光面上具有D1、D2两个点,所述D1、D2分别为位于短轴、长轴方向上与出光面的中心点D0距离均为L的点。
光线从半导体芯片发射,经过出光面上的D1、D2后扩散角度分别为θ1、θ2,本申请提供的半导体发光单元满足θ2>θ1的条件。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半导体发光器件,该半导体发光器件中包括如上所述的半导体发光单元,且半导体发光单元的数量为多个,各个半导体发光单元之间阵列排布。
本申请的所述第一透镜的出光面的外边缘为一椭圆形状,所述椭圆具有短轴和长轴。由于第一透镜在长轴方向上的跨度一定长于第一透镜在短轴方向上的跨度,光线从半导体芯片发射,经过出光面上分别为位于短轴、长轴方向上的D1、D2后,扩散角度分别为θ1、θ2,θ2>θ1的设计将有利于形成各个区域照度更均匀的椭圆形光斑。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瑞识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未经瑞识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4320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